現代教育學家提倡,父母與孩子要進行平等的交流,父母需要學會耐心傾聽孩子的談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暢所欲,父母也會在這一形式的過程中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并適時、適宜地給予孩子必要的點撥。這樣,一方面能使孩子在心理上獲得一種信任與尊重感,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從小練就一種口頭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
所以,父母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要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特別是孩子在發表見解或有火氣的時候,更需要耐心傾聽,要給孩子提供表達情感的機會,從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美國杰出企業家亞科卡曾經說:“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我認為如果現在能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當他到十幾歲后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這兩點是密切相關的。”德國著名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說:“我在教育卡爾的過程中,漸漸掌握了一些與孩子進行溝通的經驗,其中之一我稱之為‘傾聽的藝術’。”由此可見,傾聽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的思想一般都會通過語表達出來,如果父母不愿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就不可能全面地了解孩子,當然跟孩子也就不會有很好的溝通。正如教育家周弘說:“想要和孩子溝通,就必須學會傾聽。傾聽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不會或者不知道傾聽,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連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談何溝通?”傾聽孩子是對孩子表示一種尊敬之心、關愛之情,傾聽孩子更是一種藝術。
父母要想很好地傾聽孩子,注意把握幾個細節:一,不打斷孩子的話,不對孩子的話妄加評論;二,做出認真傾聽的表情和姿態;三,適當引導孩子的傾訴。
教子點睛:
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方法分不開。陳景潤認為,教育孩子要因人而異,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性格,教育的方法也不盡相同。這都是經驗之談,值得今天的父母借鑒,當然,這也正是這位舉世聞名的數學家的過人之處。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