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揉的面團
    柏油,經過車輪的碾壓,才會結實平坦;水泥,經過沙石的凝結,才能堅固牢靠;鋼鐵,經過烈火的鍛煉,才能堅韌無比;面團,經過不斷地搓揉,才能做成美味可口的面包、面條、水餃等。
    做人,也要像柏油經過碾壓,像水泥經過凝結,像鋼鐵經過鍛煉,像面團經過搓揉,才有價值。
    燒餅的松脆好吃,必是搓揉功夫好;面條吃在嘴里有彈性,必是搓揉功夫到家。在軍營里,所謂苦練,就是要像面團一樣,經過搓揉才能成為一個有膽有識的鐵血軍人;在學校里,學生經過嚴師各種的要求,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日后才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農夫不怕風寒炎熱,辛勤耕耘,才能豐收利民;工人不計個人辛苦,賣力工作,才能增產報國。
    宋朝的蘇洵,年過二十七歲才發憤苦讀,終能與兒子蘇軾、蘇轍“三蘇齊名”,留下“眉山生三蘇,草木盡皆枯”的佳話。善辨琴音的蔡文姬,生逢亂世,因為被擄遠嫁匈奴,飽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