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迷悟之間(套裝10冊) > 為善常樂

            為善常樂

            為善常樂

            臺北的周志敏小姐,在二十年前為電視公司制播了一個每周一次的節目,叫做“為善常樂”。播出數十年來,口碑很好,極受觀眾喜愛。但近年來看不到這個節目了,想是這個社會已經不必“為善”了,也不會“常樂”了!

            為善常樂,確實是一句至理名,也能為人生帶來一個做人的準則。童子軍日行一善,我們每日為善,當然就會常樂了。在當初,“為善常樂”播出時,社會大眾無不爭相觀看這個節目。社會上很多人做善事,傳播媒體把那許多做善事的因緣,

            播報給大眾知道,觀眾無有不感動者。記得十年前的社會,每個人都歡喜看到感動的人,聽到感動的事,自己也努力做感動的人;人給予我的是感動,我給予別人的也是感動,彼此相互感動,這個社會是多么美好啊!

            我們過去在報章雜志、傳播媒體里,經常看到十歲的兒童一面讀書,一面做小工、當報童,靠自己的能力孝養殘障的父母。我們也看到一個未曾讀書的母親,一面在家里勤持家務,

            一面為人洗衣服、打零工,辛苦地照顧家計,培養五六個小兒小女讀書。我們也看到拾荒的老人,把一生積蓄的幾十萬或幾百萬元捐獻出來興校辦學。我們也可以看到公務人員把每日的收入用來養育一群流浪狗。

            植物人王曉民,慈悲的媽媽陪伴她走過三十多年;殘障青年鄭豐喜,賢慧的妻子毅然陪他走到人生盡頭。社會上有的人救溺,見義勇為,有的人救火而犧牲殉難。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真是善事處處可見。為什么?因為“為善常樂”這一句口號彌漫在我們的心中,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自然為善。

            假如“為善常樂”現在仍然播出的話,可能已經沒有觀眾了。現在時代不同了,善人善事已經少有聽聞,是現代人為善不欲人知嗎?還是做善事的人愈來愈少了?其實為善應該給人知道,所謂“拋磚引玉”,我們不是為一己之善名,我們應該把藏金藏玉的人士引出來為善。

            語云:“莫以善小而不為”,小善可以成為大善;“莫以惡小而為之”,小惡可以成為大惡。滴水可以穿石,細沙可以阻擋洪流,只要常做善事,當然就會“為善常樂”了!

            s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