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
世界上的人性有多種,有善性有惡性,有理性也有感性。所謂理性的人生,這種人大部分以學者專家自居,自覺對于道理一絲不茍,做人處事“非禮勿動,非禮勿視,非禮勿”,是非常的理性。也有的是感性的人生,睹月思鄉,花開花落,生喜死悲,非常的感性。
一般說來,哲學家理性居多,如老子、莊子,甚至歷史上的諸子百家,可以說都是非常的理性;文學家多數是感性的人生。我們讀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可以看出他那一份叔侄的濃厚感情。我們讀蘇東坡的《焰口召請文》,充滿了悲愍眾生的至情感性。
人生究竟是理性好呢?還是感性好呢?太過理性的人生,冷冰冰,一點生氣、熱力都沒有;太過感性的人生,過于感情用事,往往因為情緒化而失之客觀、公允。
歷史上,關云長就是一個理性的將軍,他過五關斬六將,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因為受過這樣隆重的待遇,雖然在華容道上可以輕易地把曹孟德信手捉拿,但是關公念其有恩于己,將其釋放。然而他在下邳兵敗,率領劉備的妻兒逃難時,
夜讀《春秋》,大義凜然,叔嫂之禮,嚴守分際,所以關云長雖然重恩義,仍不失為一個理性的英雄人物。
南唐的李煜,就是典型的感性人物,他的一生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