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十次革命,多少挫折;蘇秦游說六國,佩六國相印,誰能了解當初所受的奚落、挫折?匡衡鑿壁偷光,從艱苦挫折中終于成長。在過去把送報紙的人稱為“報童”,數十年前的報童大多數是十多歲的青少年,他們不畏風雨,不怕狗咬,
冒著晨曦的風寒;今日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不都是當時受過挫折教育而成功的嗎?
說到挫折,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密勒日巴尊者,他的學道過程,受到師父百般的磨煉,各種呵斥、打罵,真是難以數計,但是到了開悟之后,師徒抱頭痛哭,由于師父感覺到這塊材料難找也。
禪門有云:多一分要求,多一分慈悲;多一分委屈,多一分愛護。日本著名的女子排球隊魔鬼式的訓練,中國奧運體操、跳水選手,經過挫折,才能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現美妙風姿,為國爭光。
所謂挫折教育,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世間上,先有伯樂才有千里馬,有嚴師才能出高徒,有污泥才能長出凈蓮,有阻流才能激起浪花。有大慈悲的菩薩,也要有大勇猛的力士,光是單方面是不行的,受得起挫折教育,才是人才。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