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
中國文化流傳了數千年,社會人士的階次,一直以士、農、工、商為次雜志少人披覽,書店紛紛關閉,報館一家一家改行。眼看著日本、美國的社會,火車上、渡輪里,人人“人手一冊”,都在讀書;臺灣人則是“抱書生畏”,不然就是以看書來引起睡眠,高希均教授不禁大聲疾呼“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只是理想雖好,目標又豈是容易達到的呢?
古代以來,我們對于書香世家、書香子弟,總是敬重羨慕,
但是現在有些知識分子,卻被評為智慧型犯罪、聰明型的盜匪。知識只是用來當作騙取社會的手段,所以知識分子的地位已經遠遠不如古代之被人尊重了。
現在沒有家庭教育,因為家庭里不讀書;現在學校沒有道德教育,因為只有傳授知識的教育,造成社會沒有倫理道德,只講究詐欺騙術;甚至宗教家應該為社會倡導教育,但現在宗教的信仰者,也以不讀書為最多。
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明理,現在的社會上,就算是讀書的人逐漸增加,學校到處林立;讀書的人雖多,讀書的人雖有,可是明理的人仍然很少。現在社會上的人讀書,目的只是為了求得一個職業,只是為了獲得一些世智辯聰。你看,法院里訴訟的人不都是知識分子嗎?唇槍舌劍、詆毀謾罵的人不都是高官和知識分子嗎?有些知識分子用知識來唬人,用知識來騙人,
用知識來傷人,如此知識,不要也罷!
假如一個讀書的人,他能明白倫理,明白道理,明白情理,
明白物理,明白事理,明白心理,也就是能把理路通達,則世間上人人懂理,讀書之可貴即在此中矣!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