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創作
語云:“獨木不成林。”一部汽車,需要引擎、馬達、輪胎、座椅、鈑金等零件組合,才能出廠上路。一棟大樓,要有工程師、建筑師、泥水土木等工程人員共同建造,才能矗立落成。一份報紙,要靠編輯、記者、發行、印刷工人等通力合作,才能出報。一個節目,制作人、導演、編劇、演員等,缺一不可。一個政府,需要內政、外交、財經、教育、國防等各部、各會的多少人才,集體創作,國家才能健全發展。一個人,要靠口鼻呼吸、腸胃消化、心臟制造血液供應全身細胞的代謝之外,手要動,腳要走,眼耳鼻舌身等六根合作,身體才能運作。人也是集體創作的成果,甚至一花一木,要靠風霜雨露的滋長;一磚一瓦,也要地水火風,四大和合,才能成就。
集體創作就是因緣所生法,若無因緣,一切均不得成。如果沒有集體創作,一個機器少了一根螺絲釘,即使再偉大,也沒有用。所以,集體創作中沒有“你大我小”,各個皆重要。
五官的斗爭,無用的眉毛也有大用;集體創作要養成尊重別人、贊美別人的貢獻,要能功成不居。
一場籃球賽,單打獨斗會輸,要靠前鋒后衛相互合作,集體創作,才能制勝;羽毛球比賽,即使是兩人單打,也需要教練、裁判,以及許多人供應場地、球具等所需,才能賽成。
沙石水泥,經過混合才能堅固;五指合成拳頭,才有力量。集體創作中,我是眾中的一個,我不是全部。全部叫做因緣,沒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