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本尊
各宗教的信徒對自己的信仰,必定人人都有他心中的本尊!例如,佛教以佛陀為本尊,耶教以耶穌為本尊,伊斯蘭教以穆罕默德為本尊,天主教以上帝為本尊,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本尊,儒教以孔子為本尊;乃至一般的民間信仰,也各以天公、城隍、媽祖,甚至土地公為各自的本尊。
這許多的本尊,是不是只照顧他的子民,對其他的眾生就一概不顧了呢?果真如此,還能稱為是人類的救主嗎?
我想,各宗教的本尊,所以能成為一教之主,必然不會如他的信徒那樣偏狹的肚量;他一定能對所有的子民,不分彼此,一視同仁地照顧到所有的有情眾生,所以他才能成圣成賢,成為本尊。否則,分彼分此,亦如凡人,又如黨派的領袖、幫派的首領,哪里能成為宗教的圣主呢?
如果是一個凡人,因為能力有限,他親其親、疏其疏,信與不信,恩怨分明。由于他心小力弱,構成不了對他人的危害。如果真的能成為神通廣大的教主,卻仇視其他宗教的信徒,如此則其他宗教的信者,不都成為他腳下的冤魂了嗎?
有些宗教徒,常常渲染、夸示他們的本尊是如何的神通廣大,如何的法力無邊,如何的手拿刀劍,如何的勇猛傳教,如何的坑死不信者,如何的鼓起世間的斗爭等;正如中國的封神榜里,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北斗星君,彼此互相廝殺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