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節
《人間福報》于四月一日創報,當時有人期期以為不可,認為這一天是愚人節!因為《福報》想要打破這一種迷思,所以仍然屬意在這一天創報。
一年來,我們不斷地報導智慧,報導慈悲,報導善美,報導和諧。我們不要愚人節,愚人不夠資格有紀念的節日,我們希望把四月一日,從二千零一年開始,改為“智人節”。
在世界的民俗當中,為了生活上的調劑,為了氣候上的變化,為了文化習慣的造成,所以各地各國都有很多不同的節日。例如,中國的農歷有所謂夏至、立秋、寒露、霜降等節氣;中國的民間還有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道教也有上元節、中元節、三清節;佛教也有佛寶節、法寶節、僧寶節;現在西洋也有了萬圣節、開齋節、復活節、圣誕節;乃至中國的社會,有兒童節、母親節、父親節、記者節、勞動節、軍人節、婦女節、青年節、教師節等。
除此以外,基督教每周還有星期節日。世界上的節日之多,都是由于各種社會的需求,各種社會的文化使然。
節日有什么功用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日復一日地工作,周而復始地過著同樣的日子,假如有一個節日,大家可以利用這一天的時間來聚會、聯誼、反省、激勵,作為生活的調劑;經過了一個節日的養息,它可以振奮精神,第二天再去從事勞動的工作,他會覺得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所以,文明的國家節日都是非常之多,他不希望人人每日勞苦工作。透過節日,給予人們獲得精神上的放松,更能提升工作的成果和效率。
現在為了周休二日,一些企業界的人士站在經濟的立場,期期以為不可。其實,生產財富固然重要,休養生息,敦睦情誼,適當的公休假日,對社會也是一大貢獻。
因為今天就是四月一日愚人節,本報將呼吁大眾不要再過愚人節,希望從今年開始,大家一起來過《人間福報》的“智人節”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