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琢磨
凡事都應該思前想后,左右考慮,這就是要我們“琢磨琢磨”。
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可不可做?好不好做?要不要做?應該要“琢磨琢磨”。任何事情,要知道它正不正?善不善?也都應該要“琢磨琢磨”!
說話,“琢磨琢磨”后再說,才不會得罪人;做事情,要“琢磨琢磨”,會不會討人便宜;利益當前,要“琢磨琢磨”,會不會侵犯人家;榮譽臨身,也要“琢磨琢磨”,堪不堪接受;投資也要“琢磨琢磨”,是否穩當;朋友論交,也要“琢磨琢磨”,看彼此是否真心真意。甚至結婚也要“琢磨琢磨”,是不是真的情投意合,甘愿奉獻。
在社會上、家庭里,做人處事都應該多一些“琢磨琢磨”,例如開會發,你先要“琢磨琢磨”,才不會信口開河,胡亂說話;寫信、寫文章都應該要“琢磨琢磨”,推敲斟酌后,才能有自他的尊重。現在國會的議案,都要“三讀通過”才會立案,所以一切事情都要“琢磨琢磨”,以免疏漏或有不到之處。
所謂“琢磨琢磨”,不是指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而要顧念到別人的立場;也不只是站在私利上發,而要站在公益上立論。一件事情,雖然有益于我,但于公無益,應該“琢磨琢磨”再三,不可為也;雖然無益于我,但與眾有益,“琢磨琢磨”再三,應該盡力而為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