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認為娑婆世界有清凈的東西,佛教認為這個世界“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可以說無有不濁。
所謂劫濁,時間無常;見濁,思想執著;煩惱濁,貪瞋愚癡嫉妒;眾生濁,五趣雜居;命濁,生命由父母不凈而來。
世間如果要找出真正的清凈,唯心耳!但是心也有凈與不凈,如《維摩經》說:“隨其心凈則國土凈”。所謂“凈”,完全是業力上的分別,狗子以大便為美食,禿鷹以臭肉為佳肴,眾生相互殘殺,五臟六腑,甚至羽毛骨頭盡皆吃入肚中,我們看之,是凈是不凈?
吃飯的碗盤要用高溫殺菌,醫療儀器也要經過各種蒸汽消毒;但是碗與蒸筒本身,即使沒有微生菌的寄附,它的本質難道不也是從染污中來的嗎?
語云:“耳不聽,心不煩;眼不見,嘴不饞。”沒有看到廚師做菜,當然佳肴便美;沒有看到師傅手搓面團,當然面包好吃;xo或白蘭地都是用腳踐踏米麥以助發酵制成。千嬌百媚的女郎,不也都是帶肉的骷髏;英俊瀟灑的俠士,也不過是臭皮囊爾!
眼耳本來就是不凈之物;以不凈之物聞聲視物,何能變為清凈呢?所以世間的清凈,唯有用善心、美心、真心、慈心去分別,萬事萬物才得隨吾心所轉、所變,而得清凈耳。即使腐尸臭肉難聞,我以慈眼觀之,我以悲心愍之,則死尸亦凈也。你窮兇惡極之聲,你刀兵殘殺之聲,我用好意聽之,我以善心憐之,則刀槍殘殺又有何不善乎。
所以我們在世間,周遭是一個五濁惡世,要我們用凈心去化導,才得清凈。聞謗,則覺為我消業;見垢穢,則想美食也。唯識家所謂八識轉智,我們以自己的真心、善心、美心、凈心來轉化世間,這世間又有何不凈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