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之道
人生,為官的有為官之道,經商的有經商之道,居家就有居家之道。居家之道是什么呢?
居家之道要“敦親睦鄰”,居家之道要“量入為出”,居家之道要“省吃儉用”,居家之道要“敬老愛幼”,居家之道要“上慈下孝”,居家之道要“和睦親族”,居家之道要“忠孝雙全”,居家之道要“你大我小”,居家之道要“吃虧就是占便宜”,居家之道要“為了求全就要委屈”,居家之道要“以愛才能贏得愛”,居家之道要“修心養性”,居家之道要“樹立形象”,居家之道要“有人無我”,居家之道要“窗明幾凈”。
居家之道,無論是男女主人,都要善做羹湯;居家之道,要自己保護健康,否則生病了,就會帶給家人麻煩,自他皆苦。
家,不是一個人的;家,是全家人共有的,居家之道要共同遵守,共同經營一個美滿的家。有的家庭,男主人經常在外應酬,甚至把客人帶回家中,影響家居生活,經常如此,家庭必然出現問題。
家,有大家庭、小家庭,現在的家庭多數是小家庭,過去三代同堂、五代同屋的家庭已經少有了。有的人有家卻不喜歡回家,有的人找不到家,無家可歸。有的人認為家中人多好做事,這是有合群的性格;有的人嫌人多耗費大,所以人各有性。
中國的齊家之道,家齊而后國治。家,要家中的每個分子都能喜歡別人,家才會融和,才有歡笑。林覺民以自己的家,想到別人也有家,我愛我的家,大家都愛家,所以他把愛家之情升華為愛國之情。
愛家要“愛屋及烏”,你愛了家,就要對與家有關的環境、鄰居、社區建設,都要關心。居家要簡潔明了,外國人居家都很簡單,不像中國人家中經常堆積如倉庫。家居要整齊、清潔、美觀、樸素,家中要有供奉祖先的位置,要供有佛菩薩圣像,才有中心。居家環境不要迷信地理風水,只要通風、向陽,尤其能與鄰居友好,守望相助,才是重要。
中國人過去講究“積善之家慶有余”,現在的人都希望要經營“書香之家”。每個家庭能訂一份《人間福報》,每日觀賞人間衛視,每人參加佛光會當會員,每年到佛光山朝山一次,建立一個佛光之家,以人間佛教作為家人的共同思想,這就是居家之道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