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公義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一個國家,在國際上能夠居于領導地位,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并非完全看這個國家的財富,主要的是看這個國家崇尚仁義否?一個民族受人好評,也不只是看他的身高體大,而是要看他們崇尚仁義否?一個愛好公義的國家,一個愛好公義的民族,一個愛好公義的社會,一個愛好公義的人生,那才是最大的價值。
世間上的人,在私利之前,都沒有公義;在親情之下,也不講公義;公義給一個“私”字蒙蔽而不容易出頭。
社會、政府、甚至于團體中,個人只講究人我的關系,只講究利害得失,只講究私誼交往,只講究黨派集團,則公義就會黯然無光,就會被邪惡所掩蓋。國家沒有公義,則國家衰敗;社會沒有公義,則社會不振;團體沒有公義,不像團體;個人沒有公義,是為自私小人,可見公義對人間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