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理
    有人問一群盲者,大象像什么?甲摸到大象的鼻子,就說:大象像鉤子!老師說:大象的鼻子是像鉤子。乙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說:大象像芭蕉扇!老師也說:大象的耳朵是像芭蕉扇。丙摸到大象的腿,就說:大象像柱子!老師說:大象的腿是像柱子。丁摸到大象的肚子,就說:大象像大鼓!老師也說:大象的肚子是像大鼓。最后一位瞎子摸到大象的尾巴,就說大象像掃把,老師也說:大象的尾巴是像掃把。
    大象像什么?上面所說的鉤子、芭蕉扇、柱子、大鼓、掃把等,都不是。大象像什么?大象就是大象,相似的東西都不是真相。這不是怪盲者,而是說明心盲的人就不能認識真相。
    有一個人想向鄰居借縫紉機一用,鄰居說由于臺北飛高雄的班機都取消了,所以他不愿出借縫紉機。借的人疑惑不解,飛機停飛和出借縫紉機有什么關系呢?鄰居回答說:這兩件事確實毫不相干,但我就是不想借給你縫紉機,所以用任何理由還不都是一樣!
    明理是做人的先決條件,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但是有時候“理”也不見得是萬能的法寶,因為除了出世間法的真理之外,世間法常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多時候,理是說不清的。
    人,因為立場不同,看法不同,道理也就不同。所謂道理,橫說豎說,直說歪說,這樣說那樣說,都難以說透。所謂真理,是不經語、不立文字、不假思維,所以真正的道理還是不說。就例如《維摩經》里,菩薩談到什么是不二法門?維摩居士眼睛一閉,默然以對,文殊菩薩贊嘆他“一默一聲雷”。
    有人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道理本來就不在說,道理是要自己去體會,是當下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