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和謊
有一個寓:“真實”和“謊”一起到河邊洗澡。先上岸的“謊”偷偷的穿上“真實”的衣服,“真實”百般請求,希望歸還,“謊”怎么樣也不肯歸還給他。但是,“真實”自有其理念、骨氣,說什么也不肯穿上“謊”的衣服,最后只好一絲不掛地走回家。從此人們眼中只有穿著“真實”衣服的“謊”,受人尊重;赤裸裸的“真實”反而被人看不起,這就是世間上真假的顛倒。
歷代以來,弄臣都是用“謊”欺上瞞下,賢臣總是用“真實”的心忠君愛國。但是人性大部分喜歡聽好聽的話,所以即使一代明君乾隆皇帝,他自始至終還是喜歡弄臣和勝過于賢臣劉羅鍋。
在世界上也有一則“國王的新衣”的故事,國王一時虛榮,被大臣的謊所騙,赤身裸體地在群臣間丟人獻丑,他卻以為自己穿了一件舉世無雙的新衣裳。這固然說明國王的愚癡,也說明群臣所以上下一致,變得虛假,權力使然也。
謊是包著糖衣的毒藥,“放羊的孩子”和“烽火臺”的結局,足為明證;反之,“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則是強烈的對比出做人誠實的重要。
因此,“曾參殺人”、“三人成虎”,雖然謊只要多說幾次,也會變成真理。不過,“謊”穿了“真實”的衣服,雖然能蒙蔽世人的眼睛于一時,但是衣服終究會破舊、毀壞,總有被人看穿“真相”的一日;“真實”雖然一時不能為人所接受,但久而久之,他內在的性能還是為人所欣賞。
“真實”與“謊”,最后必然歸于“真實是真實、謊是謊”。謊欺瞞人于一時,不能欺騙人于一世;真實雖然失意于一時,也不會失意于一生。正如基督教所說:“天使的歸于天使,撒旦的歸于撒旦。”佛教也說:“佛界的歸于佛界,魔世的歸于魔世。”白的終究是白的,黑的終究是黑的,世界上許多顛倒的事,也只能一時得逞,不能長久惑人。所以,做人處事,可不慎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