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
各地的童子軍都曾舉辦過大規模的露營活動,但現在也不一定是童子軍,一般的家庭、團體,甚至個人,平時至友,只要攜帶帳篷及簡單的裝備,就可以相約到山林水邊去露營。說到露營,應該要以出家僧侶為露營的祖師。出家人過去行腳參訪,“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不就是古老的露營嗎?“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那許多行腳僧的生活,甚至他們規定“十八物”,如錫杖、方便鏟、水囊等,都是為露營準備的工具。
過去有的出家人用云游行腳,像現在的自助旅行一樣,在各處露營,甚至還有的行者茅屋一間,就如現在的帳篷露營一樣,他們數十年的歲月,把生命交付給大自然,這就不是現在一般的“一日假期”、“周休二日”的露營所能比擬的了。
現代人的居家生活,無比舒適,有高廣大床,有沙發座椅,有現代化的起居間,還有各種電器化用品,多么愜意,多么舒適,為什么反而要到山林水邊,甚至曠野去露營呢?
露營可以磨煉意志,讓每一個人訓練自己操持食住,學習過團體生活,并與大自然接觸,甚至學習野外求生的本能,養成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所以,世界各地都規劃很多地方供民眾露營。在日本富士山旁、本棲湖邊,就有很多的露營區,每逢假日,絡繹不絕的露營者,看他們樂在其中的神情,真是令人羨慕。
國際佛光會童子軍團團長李耀淳先生,曾經訪問美國、紐約、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地,相繼成立數百個童軍團、女童軍團,佛教露營風氣媲美古今。
其實,考之于佛教的發展,莊嚴堂皇的佛寺都不是短期建成的。歷代以來,除了國家敕建的佛寺以外,大部分都是志行高潔的僧尼,他們先以帳篷安居一處,每日拜佛、講經,感化世人,然后有信者發起營建殿堂佛寺。所以,不從帳篷露營開始,也難得有富麗堂皇的佛寺殿宇。
露營是學習過野外的生活,可以藉此郊游、聯誼,現在的社團應該多多鼓勵民眾參與露營的休閑活動,這要比每日沉醉在計算機的網絡世界,甚至過著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要好上千萬倍喔!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