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千秋
你有見過天堂里的人吃飯嗎?天堂的人吃飯筷子三尺長,三尺長的筷子夾了菜,送不到自己的嘴上,就請對面及隔壁的人吃,所以天堂的人相互愛敬,一團和氣。地獄的人吃飯也是三尺長的筷子,但是三尺長的筷子夾了菜,自己吃不到,被左右的人吃了,彼此就怪你罵他,怨恨不已,于是爭吵不休。這就說明吃飯的教養、吃飯的禮節、吃飯的文化,各有不同。
中國人吃飯用筷子,西方人吃飯用刀叉,印度人吃飯用手抓。各種吃法的飲食文化,此中的特色、得失,就端看各個國家人民對他們文化的認同與否了。
中國人吃飯,要把碗中的飯粒吃干凈,表示惜福;日本人吃面,要故意發出聲音,表示煮得很好吃;西方人認為,要在碗盤里留一點東西,表示自己不貪吃。
中國人對于吃,非常重視,例如朋友、鄰居見了面,總要問候對方“吃飽了沒有?”甚至有所謂“吃飯皇帝大”。現在的人更為了面子,大擺宴席,用飯桌作為富有的象征,藉以表示自己交游廣闊,所以大吃大喝也吃喝出許多的問題。
就拿吃相來說吧!有的人狼吞虎咽,口沫橫飛;有的人酒后亂語,丑態百出,甚至飯桌上杯盤狼藉,真是不忍目睹。
此外,“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吃得太多,腸胃也會不舒服,所以飯桌上帶來負面的健康問題,帶來人際間的一些語計較,花了錢還不能得到好的效果,真是得不償失。
基督教吃飯要祈禱,佛教吃飯要供養觀想,伊斯蘭教吃飯要感謝真主。有一則笑話,兒子每次吃飯時,總要感謝神明、感謝主的賜與,一旁的爸爸聽了很不高興,上前就給兒子一個耳光,生氣的說:你吃的每一餐飯,都是老子我供應的,你不感謝我,怎么感謝起上帝來?
吃飯時,若能有佛教里的“五種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是則哪怕吃遍天下,也不致于有過失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