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
一般人講話,喜歡引用“孔子曰”、“孟子曰”、“耶穌說”、“佛說”,主要是借助古人的圣量,以提高自己說話的分量;甚至有人為文寫作,都講“古人說”、“哲學家說”、“文學家說”,這也是借助他們的意見,來幫助自己立論的根據,增加說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經常引用“爸爸說”、“媽媽說”,學生也會引用“老師說”、“教授說”、“同學說”,服務公司的員工總是講“老板說”、“主管說”,從事政治的官員,也不得不說“領導說”、“主席說”、“上級說”,這表示自己說話不夠說服力,借用別人的話一說,增加信用,增加力量。
也有的人經常信口而出:“有人說”、“大家都這么說”、“那個人說”、“這個人說”!“那個人”、“這個人”到底是誰?這種道聽涂說之,不足一聽。我們聽話,要聽有根據、有意義、有思想、有哲理、有勵志、有啟發性的話,例如:孔曰:忠恕,墨曰:兼愛,耶曰:博愛,佛曰:慈悲,這都是教我們為人之道。美國總統林肯說:“民有、民治、民享”,不但改變了美國社會,也改變了世界很多國家民族的思想。
第一位登陸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說:“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已經為現代人類的歷史寫下了見證。
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肯尼迪說:“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要問你自己能為國家做什么。”成為今日青年教育的最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