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忍一時之氣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在世間上什么力量最大?不容分說,當然是忍的力量最大!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反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忍一氣之間,關系重大。
“不能忍一時之氣”,這是當前社會亂象的根源。很多人因為難忍一時之氣,結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爭,最后竟演變為刀槍棍棒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氣方剛,往往睚眥必報,結果不但招來殺身之禍,整個家庭社會更因此彌漫著暴戾之氣,究其原因,都是為了不能忍一時之氣。
其實,忍一口氣并非就是吃虧,忍一口氣可能是最大的便宜。所謂“忍”,對一般人來講,忍寒忍熱比較容易,忍饑忍渴也算不難,忍苦忍惱,還能勉力通過,忍一口氣,那就大為不易了。例如:吳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擄,沖冠一怒為紅顏,而使將近三百年明朝的江山,斷于他的一怒;周公瑾禁不起諸葛孔明的三氣,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勵志奮發,終能拜相稱王;蘇秦,不恥于父母兄嫂不以其為子為叔,懸梁刺股,終能學有所成,身配六國相印。忍與不忍,其關系成敗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現;忍,是勇者的象征。一個人只要能夠凡事忍耐,不逞一時之氣,必能成功。今日社會,更需要人人有度量去容忍對方、接納對方,是故要忍一時之氣,不僅能和諧人際關系,更不會因此而鑄下憾事。
拳頭打出去,就沒有力量了;把拳頭一直縮在腋下,那才是一個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