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的朋友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世間上,君子以道為友,小人以利為友,不管什么時候,人總離不開朋友。
儒家把“朋友”定為五倫之一,可見朋友的關系是有道德倫理可以規范的。朋友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生的前途事業,與交友得當與否,有密切的關系。
《孛經》說:“友有四品: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如花、如秤的朋友是不好的損友。因為,如花的朋友,在他有求于你的時候,視你如寶貝;當你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他就棄你如敝屣。如秤的朋友,當你有辦法的時候,他就卑躬屈膝地向你低頭;當你失勢的時候,他就昂起頭來看不起你了。因此,朋友要交“如山如地”的朋友,這才是可以共患難、同生死的益友。
一般社會上說,朋友要具備三個條件:一、友直;二、友諒;三、友多聞。其實,朋友有多種:有吃喝玩樂的朋友、有共同創業的朋友、有同甘共苦的朋友、有虛情假意的朋友。有的人因朋友而終身受益,有的人因為朋友而陷入不拔之地,所以交友不能不慎重。
戰國時代,同在鬼谷先生門下受業的龐涓與孫臏,本是同學又兼好友,后來龐涓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華在他之上,于是設計陷害,使得孫臏險些喪命。因此,朋友之間要能互相成就,不要嫉妒障礙,能夠“成人之美”,才能做朋友。
朋友之交,重要的是誠信、正直、互助、體諒。所謂“能容諫諍之友,勿交阿諛之人”。人的一生,如果能有幾個“莫逆之交”、“刎頸之交”、“金石之交”、“金蘭之交”。“杵臼之交”、“布衣之交”、“管鮑之交”的“患難諍友”,那是莫大的福報。否則寧可沒有,也千萬不作“市道之交”、“烏集之交”、“勢利之交”。
古人對朋友的選擇,極重品德。管寧與華歆本是同席讀書的好友,有一天,門外車聲隆隆,人聲鼎沸,華歆禁不住好奇,一再向外探頭張望。管寧一見,認為華歆不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因此與之“割席絕交”。
儒家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洪自誠說:“結交益友,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結交惡友,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朋友之交,應以“規過勸善”為要,切莫“朋比為奸”。萬一交到不當的朋友,一生終將受害,豈可不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