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自作自受”
    每當孩子做錯事了,王晶總會想辦法懲罰孩子。但是,王晶“懲罰”孩子不是打、罵,而是“罰跑腿兒”、“罰款”、“罰起早”。她的做法與其他父母大不相同,當女兒做錯事的時候,讓她“自作自受”,體驗由于自身的錯誤帶來的后果,這是王晶獨到的“懲罰措施”。
    有一次,8歲的思路到學校排練節目,由于走得匆忙,忘了帶伴奏磁帶。王晶雖然發現了,卻沒做聲。王晶想,女兒常忘東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賴心理就增加一分,那么以后就還得提醒一百次、一千次,不如讓她受點挫折,讓事實來教育女兒。
    思路馬上就要到校門口了,才忽然想起忘帶磁帶一事。可是,時間已經不允許她回家取了,她只好打電話讓媽媽給她送到學校去。按理說,孩子的要求也并不過分,如果是我們,也許就會馬上給孩子送去。而身為大學老師的王晶,當時正好放暑假在家,完全有時間給女兒送去。但她沒這樣做,只對女兒說:“你自己犯的錯誤,不應該懲罰媽媽。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小思路沒有辦法,只好向老師說明情況,把節目順序往后調整,自己騎車頂著烈日回家去取伴奏帶。王晶說:先去“吃一塹”,然后“長一智”。我讓她多跑這一次,后來她才能少跑無數次,因為她記住了這個教訓。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她小學臨畢業前。由思路負責的一筆為特困生捐款的現金,一下少了200多元。老師說:“算了,反正捐款的目的已經達到,這個同學也把小學讀完了。”王晶堅決反對,要求女兒把賬目的漏項補齊,補不上的由她自己賠償。思路把漏記的賬補上后,還有120多元因事隔數年,實在記不起來,只好墊上自己的錢。
    王晶說:“這種做法類似罰款。如果孩子長大以后在工作中出現這樣的差錯,也是必須要承擔責任的。我這樣做,只是提前讓她通過懲罰接受教訓,以免這種做法成為習慣。”
    從此以后,王晶要求思路每天對自己的花銷記賬。上中學后,思路各種收入和開支數目越來越大,只要遲一天記賬,媽媽就罰女兒10元錢。思路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不敢懈怠地記賬,否則媽媽給的100元匯款,收到后10天不記賬,就罰光了。
    有一段時期,思路每天晚上睡得晚,早晨又想提前半個小時起來早讀。可是,她聽見鬧鐘響后沒有馬上起來,結果又沉沉睡去,如果不叫她,上學就要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