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濤重點介紹了稻蝦種養情況,因為這是江一鳴提出的產業。
實際上,在江一鳴走后不久,新平縣就很少提稻蝦綜合種養了。
好在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比純種植糧食收益高得多,所以規模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連年在增加,只不過政府沒有大力推廣,發展的慢一些。
前不久,江一鳴調任到義陽市之后,張云濤就開始想心思討好江一鳴。
畢竟他與江一鳴之間的相處并不太愉快,尤其是關于圓圓的事情上,他聽信了吳宗蔚的話,在處理這件事上,沒有做到位,想必江一鳴心里對他多少有些看法。
他一直在想辦法消除這些誤會,于是他將重心放在了江一鳴曾經提出的稻蝦產業上來。
經過近一個月的大力推廣,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到了二十多萬畝。當然,為了說出去好聽,他就向江一鳴匯報,達到了三十多萬畝。
“云濤書記,你們的發展方向很好,稻蝦是一個富民產業,遠比純種水稻更具有利潤。不過,你們在擴規增產的同時,一定要做好相關服務,邀請省市專家,指導農民種好稻、養好蝦。同時推動二三產業發展,引進和扶持一批小龍蝦加工企業,促進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
江一鳴與張云濤聊了半個多小時,說了一些勉勵的話。
“一鳴書記,眼看著到了午飯時間,我約了段磊市長、農業局的王豐昌局長,不知道您是否有時間。”
張云濤邀請道。
“云濤書記,實在不巧,中午有個接待,我參加不了了。”
江一鳴說道:“等到新平縣,我們再好好的喝兩杯。”
“既然一鳴書記有事,我就不耽誤你時間了。”
張云濤雖然有些遺憾沒能請動江一鳴,但他已經積極的向江一鳴靠攏了,倘若江一鳴不愿意放下芥蒂,那他就沒有辦法了。
等張云濤離開,江一鳴就打給了陳韋。
對于張云濤的話,他不是太信任,最主要的是,盲目擴規蝦稻種養面積,會出現一系列問題,他還是需要說真話的干部。
很快,電話接通,話筒里傳來陳韋的聲音。
“一鳴書記,有什么指示?”
“恭喜啊陳書記,這么大的喜事,不邀請我喝兩杯。”
“我今天才上任,還想著把手里的工作交接之后,給你打電話匯報呢。”
陳韋笑道:“周末有沒有時間,我叫上幾個老朋友,大家一起聚聚。”
他能夠當上縣委副書記,全是仰仗江一鳴的推薦,倘若沒有江一鳴推薦,怎么也不可能輪得到他接任副書記一職。
“我只是隨口說說,你不用專程趕過來的。”
江一鳴說道:“周末是否有時間,我現在也說不準。到時候我們再約。”
“我給你打電話,是有其他事問你。你們縣是不是今年重點發展了稻蝦綜合種養模式?”
“實話實說,這是張云濤為了討好你,臨時決定做的事情。這一個月,他天天大會小會的召開,就是為了擴大稻蝦種養面積。去年只有十一二萬畝,今年一下子翻了一倍,達到了二十四萬畝左右。”
陳韋說道:“當然,對外口徑,我們發展稻蝦種養面積為三十六萬畝。”
“在大力推廣稻蝦種養模式時,我聽說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滿。很多鄉鎮干部,為了完成張云濤交待的任務,強行把人家的稻田給開挖了,甚至出現了一些荒唐事,有些稻田田塊比較低洼,適合搞稻蝦種養模式,有的田塊地勢較高,稻田每年很難保證一直有水,鄉鎮干部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給開挖成了稻蝦田,完全脫離了實際情況。”
“還有一個問題是,稻田開挖之后,馬上就要進水投蝦苗了,一下子擴規那么大面積,沒有那么多蝦苗,導致蝦苗價格翻了一倍,我擔心今年的蝦子如果價格不好,又擴了這么大面積,到時候老百姓虧了錢,肯定會到政府鬧得。”
“這件事沒有經過你們縣委常委會討論嗎?”
江一鳴皺眉問道。
“經過常委會討論了,張云濤大講特講發展稻蝦的好處,還說這是你在新平縣推廣的模式,云濤書記親自推動的工作,縣委常委也不好說什么,更何況他還把你搬出來,常委們更沒有人敢反對了。”
陳韋說道:“再說,你也跟云濤書記共過事,也知道他的做事風格,唯上不唯下,只要上面領導滿意了,下面的死活,他是沒有心思過問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