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則十五用該用的錢,做該做的事
資本運作才能創造財富的神話。資本運作是一項復雜的智慧活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加減乘除,而是需要高超的運作能力,去巧妙進行運籌,以一搏十,讓自己的投資得以增值。在李嘉誠身上,對于資本運作可謂是長袖善舞,他能準確抓住市場的脈搏,巧妙進行投資以及融資,做到有利則進,無利則退,而且他還能做到創業與慈善并舉,在他賺錢的同時,他也向社會上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這為他后來成為人人景仰的“首富”奠定了基礎。
合適的價格是打開銷路的必要途徑
生意暢銷的魔法何在?商人都明白,同一種產品,可以賣到不同的數量和價錢。這一方面與產品本身是否適銷對路有關,另一方面與產品的價格有關。產品在理論上既可能賣出很少而價格很低,也可能銷量很大而價格很高。不過一般情況下,價格與銷量成反比,而且二者之間有一個最佳關系點。如何找到這個最佳點,是企業家和推銷人員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從意大利回到長江塑膠廠后,李嘉誠不動聲色地把幾個部門的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們召集到了他的辦公室,把帶來的塑膠花樣品一一展示給大家看,隨后滿懷信心地向大家宣布,長江廠今后將以塑膠花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為本廠的拳頭產品,使長江廠更上一層樓。
眾人看了這些千姿百態、形象逼真的塑膠花,無不拍案叫絕。
但是,李嘉誠并沒有因為塑膠花是一個新興產品,并且被普遍看好而按原來的樣子進行生產。
選定設計人員之后,李嘉誠便把樣品交給他們研究,要求他們盡快開發出塑膠花新產品。他強調新產品應著眼于三點:一是配方調色;二是成型組合;三是款式品種。
塑膠花說白了就是植物花的復制品,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甚至每個家庭、每個人喜愛的花卉品種都不盡相同。李嘉誠發現他帶回來的樣品,無論從品種,還是花色方面看都太意大利化了,不適合香港人的口味。
因此,李嘉誠要求設計者順應香港和國際大眾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設計出一套全新的款式來,不必拘泥于植物花卉的原有形狀和模式。
因時因地而變,這是李嘉誠的第一個高明之處。
設計師們經過精心研制,終于做出了不同色澤款式的“蠟樣”。李嘉誠對設計師的作品很滿意,但他依然不敢確信是否適合香港大眾的口味,于是他便帶著蠟花走訪了不同消費層次的家庭,最后決定以其中的一批蠟花作為主打產品。此時,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試驗,已把配方調色確定到最佳水準。又經過連續一個多月的晝夜奮戰,終于研制出了第一批樣品。
樣品出來了,可以向客戶推銷了。不過,如何確定價格呢?
李嘉誠在香港洞燭先機、快人一步研制出了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的空白,按理說,物以稀為貴,賣高價應在情理之中。但李嘉誠并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價格高昂,必然少人問津。加上塑膠花工藝并不復雜,等到長江廠的塑膠花一推向市場,其他塑膠廠勢必會在極短時間內跟著模仿上市。
經過成本預算后,李嘉誠知道,大批量生產的塑膠花,成本并不高。若將價格定得太高,其他廠商再一擁而上,長江廠的市場地位就難以穩定。只有把價格定在大眾消費者可接受的適中水平上,才會掀起消費熱潮。賣得快,必產得多,以銷促產,比“居奇為貴”更符合商界的游戲規則,而且能盡快占領市場。
因此,最好盡快在獨家推出的第一時間內,以適中的價位迅速搶占香港的所有塑膠花市場,一舉確定長江廠的領先地位。
這樣一來,當跟風者蜂擁而上時,長江廠的塑膠花早已深深植入了消費者心中,市場地位將難以動搖。
就在長江塑膠廠生產的塑膠花即將大規模上市的前兩天,意大利塑膠花已進人了香港市場,由連卡佛百貨集團公司經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