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老子公開課 > 創造互利人生

            創造互利人生

            創造互利人生

            原文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老子·》)

            大意因為他無私,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認為,一個人無私地幫助他人,自己也會獲得好處。輔佐周朝建立起不朽功業的姜太公對周文王說:“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同享天下利益的人會得天下,獨占天下利益的人則會失去天下。”把他人的憂慮當作自己憂慮的人,人們也憂慮他的憂慮;把他人的快樂當作自己快樂的人,人們也快樂他的快樂;以利幫助人們的人,人們也以利幫助他;以道德對待人的人,人們也以道德回報他。這就是人之常情。

            古代哲人說:“喜愛人們的人,人們也常常喜愛他。恭敬人們的人,人們也始終恭敬他。”所以說愛人也就是愛己,利人就是利己,助人就是助己,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反過來,刻薄他人就是刻薄自己,毀謗他人就是毀謗自己,損害他人就是損害自己。這是千古不變的規律。

            古代做大事成大功的人,因為他們能成大德,得萬民。能得到大眾的相助,就能得到天助。所以說:“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周濟他人就是周濟自己。”又說:“輔佐幫助人的人,天賜福給助福于他人的人。”這就是想成就天下的大功的人,所以要先求得幫助于人的道理。

            得到大眾幫助的人成功就大,得到少數人幫助的人成功就小,得不到人們幫助的人,沒有不失敗而能僥幸成功的。得到家鄉幫助的人,可以取得鄉地;得到人民幫助的人,可以取得國家;得到天下幫助的人,可以取得天下。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必須先幫助別人,吃虧在前享福在后。所以犧牲自己以服務于家庭,服務于朋友,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民族、國家,服務于全天下的人生觀養成了,就必然使自己的思想意識表現在行動上,并使這個行動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習慣、準則,便會出于自然、發于至誠,就像有天賦的本能行為一樣。

            我為人人,人人才能為我。自己不幫助別人,還想別人都幫助我,這無異于等著天上往下掉餡餅。

            宋太祖趙匡胤原是周世宗的大將。有一次,趙匡胤想喝酒,就讓掌管茶酒的官員曹彬給自己弄一些。曹彬說:“很抱歉,我掌管的是官酒,不能相贈。”曹彬沒有答應他的要求,但自己買酒給他喝。后來趙匡胤當上了皇帝,一次對群臣說:“周世宗的親信不欺瞞主子的,只曹彬一人而已。”從此把他當作心腹,委以重任。

            曹彬此舉,從交際的角度講,是一種既重視原則又重視靈活性的做法,從與人相處的角度講,是一種既考慮到自己又考慮到他人的互利做法。

            1.只有自我的人,連當自我的資格都沒有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單獨的“我”是不存在的,真正的“我”是一個共存體,“我”就是自己和別人。由于人的根本性質之一就是社會性,一個人的成功與幸福無法離開社會,而且個人的人生價值也只有從社會中才能體現出來。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是獨立于他人和高于一切人的,其思想和行為都圍繞自己的利益展開。其結果,只能是證實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只有自我的人,連當自我的權利都沒有!正如心理學家艾德勒說:“不關心別人的人,遇到的人生困境最嚴重,傷害別人也最深。人類的一切失敗都根源于這類人物。”

            2.利人先學會自利

            中國儒家文化的教育觀提倡“內圣外王之道”,總想把人培養為“圣賢”。宋代理學家朱熹甚至主張“存天理,滅人欲”。種種過激的辭和行為不僅造成對正常合理人性的壓抑,而且還導致了不少人間的悲劇。

            由于每個人都需要索取一定的社會資源才能維持生存和發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愛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愛別人,愛自己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責任。

            樂于助人、樂于奉獻,是一種崇高的情感。但毋庸置疑的是,利人也得有利人的本錢。假如沒有這份本錢,就會出現所謂“本想渡眾人,反被眾生渡”的悲劇。媒體已經多次報道一些心理咨詢專家最后自己卻自殺的事。

            從自私走出的第一步,是從學會自利與利人開始。“自利”并不等同于“自私”。自利是謀求自己的利益,而自私,則是只謀求個人的利益。猶太先哲希勒爾說:“如果我們不為自己努力,我們靠誰?如果我們只為自己努力,我們成了什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