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自然中學習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大意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老子認為水具有許多美德,他說“上善若水”。在論述反常的現象不能長久時,他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他甚至更直白地說人應取法于天地。可見老子的很多智慧都直接來自大自然的啟發,他告訴我們應從大自然中學習。
有一位醫生,他的醫術極佳,看病診斷都是一流的,但是他恃才自傲,目中無人,見人沒有笑容,冷若冰霜。病人看病時第一個感覺到的是醫生的態度,并不知道醫生有多么高超的醫術,所以,盡管他醫術高明,還是經常有病人給他提意見。有一次這位大夫旅游去了福建武夷山,回來之后,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親切了許多。武夷山的自然山水非常美麗,山清水秀,風光怡人。面對大自然的偉大、壯麗和可愛,這位大夫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自然給了他無的教育,他開始敬畏大自然,感覺自己實在沒有那么值得驕傲自滿的地方,他調整了自己。
當你被喧囂的城市所圍繞,被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所困擾,當你覺得已被生活所拋棄時,不要忘了還有一樣東西是永遠不會拋棄你的,那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園,它敞開胸懷,把日月星辰,把美麗的山水風景,把迷人的花草樹木和各種神奇的飛禽走獸無私地獻給了我們。不管大自然以何種方式出現,它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更為奇妙的世界。而我們在與大自然接觸的過程中,會使自身變得更加充實、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