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他們終于完成了第一套微電腦程序的開發。蓋茨和艾倫開發的這套語程序,在70年代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如果用戶的程序有錯誤,它會立即顯示錯在哪里,而不會一錯到底,絞盡腦汁后才發現結果是錯誤的;此外,這套程序也不容易引起電腦死機。在此后的6年多時間里,這套程序在市場上一直居于領先地位。蓋茨和艾倫的成功,竟然也使8080微處理器的生產廠家英特爾公司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蓋茨和艾倫證明了8080可以成為多用途電腦的神經中樞。微電腦從此開始邁向統計、會計的實際應用領域,電腦科技市場急劇擴張,艾倫和蓋茨也看到了個人電腦行業發展的巨大前景和發展趨勢。于是,就在1975年,他們成立了微軟公司,他們把公司定位于為各種各樣的微電腦開發軟件。不久,為了集中精力發展微軟公司,蓋茨也從哈佛大學退學,全心全意投入軟件開發和微軟公司的經營活動之中。
隨著微電腦在美國及世界范圍的迅速普及,微軟公司的業績也不斷地攀升。1977年,微軟公司與蘋果公司簽約,授權蘋果第二代電腦使用basic語。于是,微軟公司擁有了蘋果公司這個大客戶,當年的營業額達到了50萬美元。到了1978年,微軟公司的業績突破了百萬美元大關,而當時,微軟公司還僅僅只有13人。
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去,比爾·蓋茨和艾倫也許算不上是典型的創業者,他們既沒有制訂什么經營計劃,也沒有創業資金,沒有往來銀行或小企業貸款,一開始他們甚至窮得租不起車。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具有在新興電腦天地中大顯身手的一切條件:他們有產品、能編寫程序,而且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蓋茨和艾倫具有長遠的眼光,他們看到了這個行業所具有的無限的潛力。同時,也是我們這里主要要強調的一點,他們把握住了商機。
1980年,以生產商用機器及巨型計算機聞名的著名企業ib公司準備進軍微電腦市場。ib看出臺式電腦的市場潛力,準備要生產自己的機型。他們決定使用現成的元件,例如英特爾公司的微處理器,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們還需要有操作系統,并希望這家企業能夠提供可靠的產品,并且準時交貨。令人不可思議的是,ib公司竟然找來蓋茨和艾倫這兩個年輕人主持新的公司。這一年對微軟公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盡管微軟公司和ib公司還算不上是門當戶對,但微軟公司卻得到了ib公司的訂單,雙方在1980年簽約,微軟為ib個人電腦提供操作系統,ib公司按售出數量支付微軟公司權利金,并且不擁有操作系統的所有權。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一份合同竟然使微軟公司十年之后取得了像ib公司一樣的行業霸主權。
隨著電腦網絡的發展,1995年,蓋茨認識到了萬維網的威力。微軟公司開始在網絡時代發起新一輪的沖擊。直到1999年,蓋茨仍然穩居世界首富的位置。
對于商界競爭來說,把握商機是非常重要的。把握商機往往需要人棄我取,先人一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建筑業迅速發展,需要大批瓦工師傅。而這個時期的德國柏林街頭上有許多失業者流落街頭,無事可做。一日,他們在報紙上發現了“你能成為瓦工”的廣告,于是爭先恐后地跑到廣告上所提供的地址學習瓦工手藝。這個“瓦工培訓班”的開辦,對那些失業者來說可謂雪中送炭,他們顧不上學費之高昂,全部一哄而上去學瓦工手藝。辦培訓班的這人叫貝爾,他本來也是一個從外地來到柏林的無業者,在大家紛紛想著去當瓦工之時,他卻租了一塊場地,雇用了一位技藝熟練的瓦工師傅,開始了瓦工培訓業務。他一天賺的錢等于一個瓦工累死累活干20天的工資。這樣,辦瓦工培訓班的邁克就大大地賺了一筆。
貝爾高人一籌的眼光是他成功的關鍵。在大家紛紛把目光轉向瓦工的時候,他搶先干了別人沒有想到要干、卻是社會所缺的事,他也把目光瞄準了這個熱點,但他不是去做瓦工,而是做瓦工培訓班。
上帝并不偏愛哪一個商人,生意場也并非是專為哪一個商人而開,而有些人何以能夠成功,成為命運的寵兒?這里的回答是:商機使然也。貝爾在別人都還沒意識到培訓瓦工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時,他看到了。于是,他捷足先登,抓住了商機。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