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控制恐懼感
培養冒險精神,克服恐懼感是培養健康的心態的重要內容。冒險精神并非與生俱來,多半是由訓練而來的,經由冒險、失敗、再冒險、再失敗,一步步鍛煉出來的。
其實,每個人都是敢冒險的,大概每個人也都有過大膽冒險的經歷,老實人也不例外。在幼兒時期,我們敢冒險地站起來學走路;年紀稍長時,冒險學自行車;要有條件,有人還冒險學開汽車、學游泳、學跳傘,甚至學開飛機,冒極大的風險學宇宙飛行,進入太空,登上月球與火星……
這些沒有一項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想學會這些技能,一定要經過冒險的階段,并遵循“越失敗,越勇敢”的精神,嘗試,再嘗試,才可能學會。想學好投資理財,亦不例外,一定得經過這段標準的冒險過程。今天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必須首先摒棄回避風險的習慣,重新拾回失去的冒險本能,培養健康的冒險精神。
難道投資必須冒很大的風險嗎事實上,投資理財所冒的風險并沒有上述所舉的例子那么大。只是當人們到了自認為有資格理財的年齡時,冒險精神已大不如前了。毫無疑問,人們的冒險精神似乎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退了,一方面是由于人們在經歷失敗與挫折后,本能上會產生挫折感而泄氣,如果沒有適度的激勵因素,很難恢復本能的冒險精神;另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教育觀念造成的,基于保護幼小者的心理,當小孩一旦做出危險行為時,馬上會受到大人們的譴責,因而養成安全至上,少惹麻煩的習慣。小孩和大人都以平安順利為上,逃避風險便成為一種習慣,而正是這一習慣,就會成為投資理財的嚴重障礙。
當一個人能夠控制恐懼感,他便能較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他的自控能力能讓他在紛亂的環境下處變不驚,并能無畏于后果的不確定性,而做該做的決定。當結果并不如其所愿時,他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來承擔失敗的結果,而這種臨危不亂的勇氣與冒險的精神,正是投資人所應具備的良好心理素質。
勇于冒險的人,并非不懼風險,只是因為他們能認清風險,進而克服對風險的恐懼。勇氣源于控制恐懼,而培養冒險精神則始于對風險的了解,特別是對風險所造成的后果的了解。的確,積習已久的避險習慣,想在短時間內改變過來,談何容易。但是,既然冒險是成功理財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學習投資理財的首要任務,就應克服恐懼,強迫自己去冒險。培養健康的冒險精神和穩定心理,勇于在高期望報酬的投資標的上投資,并承擔其伴隨的高風險。世界上任何領域的一流好手,都是靠著勇敢面對他所畏懼的事物,冒險犯難,才出人頭地的。而一些利用理財致富、實現夢想的人,也都是如此,都是以冒險的精神作為后盾。
老實人啟蒙:
切記:處處小心謹慎,則難以有成就,缺乏冒險精神,夢想永遠都不能成真。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