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伯克晉升為美國翰森公司新產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開發研制一種供兒童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這種產品的試制失敗了,伯克心想這下可要被老板炒魷魚了。伯克被召去見公司的總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讓我的公司賠了
大錢的人嗎”總裁問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賀,你能犯錯誤,說明你勇于冒險。而
如果你缺乏這種精神,我們的公司就不會有發展了。”數年之后,伯克本人成了翰森公司的
總經理,他仍牢記著前總裁的這句話。
勇于冒險求勝,我們就能比我們想像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我們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歷,這種經歷會不斷地向我們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我們,也會不斷地使我們恢復活力。
香港商人陳玉書在他的自傳《商旅生涯不是夢》里指出:“致富秘訣,在于大膽創新,
眼光獨到。譬如說,地產市場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好,我能發大財;反之,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壞,我便要受大損失,甚至破產;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實證明是對了,則也僅僅能糊口而己。”
精明的人能謀算出冒險的系數有多大,同時作好應付風險的準備,則可以勝算。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于那些敢于抓住時機,適度冒險的人。有些人很聰明,對不測因素和風險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點險,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永遠只能平庸而已。實際上,如果能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則風險并不可怕。
世上大多數人不敢走冒險的捷徑。他們熙來攘往地擁擠在乎平安安的大路上,四平八穩地走著,這路雖然平坦安寧,但距離人生風景線卻迂回遙遠,他們永遠也領略不到奇異的風險和壯美的景致。他們平平庸庸、清清淡淡地過了一輩子,直到走到人生的盡頭也沒有享受到真正成功的快樂和幸福的滋味。他們只能在擁擠的人群里爭食,鬧得薄情寡義也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穿上褲子,養活孩子。這種人生是什么樣的人生呢而且,這是一種難以逃避的風險,是一種越來越無力改善現狀的風險。
所以,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探險,如果不是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
有限度地承擔風險,無非帶來兩種結果:成功或失敗。如果我們獲得成功,我們可以提升至新領域,顯然這是一種成長;就算我們失敗了,我們也很快可以清楚為什么做錯了,學會以后該避免怎么做,這也是一種成長。
事實上,鼓勵嘗試風險的社會環境,有助于培養個人不滿足于現狀、勇于進取的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個人對市場變動的敏銳感。一個人往往在冒險并盤算著該做什么時,成長最快。一位日本專家指出:人類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智慧。也擁有了很多智慧,這能給人以更大冒險的可能性。但是,即使有可能性,也不能斷定所有的人都敢于冒險。
老實人啟蒙:
作為青年人,一方面要通過學習和實驗不斷增長智慧,另一方面還要永遠保持冒險精神。自卑自憂、謹微小心并不是成功者的品質;裹足不前、舉棋不定,只能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中被淘汰出局。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