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不能脫離實際情況
意大利劇作家哥爾多尼曾說過:“過分的贊美會多成阿諛。”因此在贊美他人時一定要堅持適度的原則。夸獎或贊美一個人時,有時候稍微夸張一點更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情,別人也會樂意接受。但如果過分夸張,你的贊美就脫離了實際情況,讓人感覺到缺乏真誠的東西在里面。
因為直接的贊美是比較樸實的,發自內心的。只有恭維,討好才是過分夸張和矯揉造作的。而這些又往往會引起人惡心。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贊美,但卻不是人人都喜歡夸張的恭維。而現實往往又是相互矛盾的。菲力普有一句名是這樣說的:“很多人都知道怎樣奉承,但很少有人知道怎樣贊美。”在現實生活中,越是知識層次高、品位高、素質高的人、越不喜歡夸張的恭維。
據說有一個年輕人曾經給恩格斯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信中稱贊恩格斯是一位無與倫比的革命導師,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甚至稱其為馬克思的再現等,恩格斯并沒有因為這封信而有絲毫的感動,反而生氣地回信說:“我不是什么導師,思想家,我的名字叫恩格斯。”
恩格斯作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不喜歡別人贊美他時似乎有些夸張的詞匯。又因為他和馬克思幾十年的友誼,他是非常尊敬馬克思的,當然會忌諱別人稱他為“馬克思的再現。”
歷史上有一位臭名昭著的馬屁精馮希樂,他是一個熱衷于夸張拍馬的人,有一次,他去拜訪長林縣令,贊嘆道:“仁風所感,猛獸出境。昨日入縣界,見虎狼相尾而去。”
剛夸過不久,就有村老來報告:“昨夜大蟲連食三人!”長令縣令很不高興地責問馮希樂,究竟是怎么回事?馮希東面紅耳赤地回答說:“必是便道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