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十分自然地拿起茶壺,又給謝知命添了些茶水,語氣帶上了幾分商量:“此事對刺史府而,也就是一紙公文、協調調度的小事。可我這邊真是時間緊迫,馬場里天天都有新生馬駒落地,我得趕緊播撒草種、擴建棚圈。不然等到明年,那些戰馬就真得啃黃土了!”
謝知命看著他這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帶點耍無賴的樣子,不由失笑,搖了搖頭道:“罷了罷了,早知你會如此。前兩日我已行文至兩縣縣令,著他們前去動員百姓了。一聽是你凌大將軍要擴建馬場,為咱們云州養戰馬,百姓們都頗為配合。官府已根據各家意愿,或遷地、或補償,重新核發了地契,此事基本已定。”
凌川一聽,頓時喜上眉梢,拱手笑道:“哈哈哈!凌某在此,多謝長史大人鼎力相助!”
正事談畢,氣氛愈發輕松。
見謝知命起身似要告辭,凌川連忙一把拉住他:“這都到飯點了,留下吃了便飯再走!”
謝知命卻故意板起臉,挑眉道:“我替你解決了這么大一樁麻煩,一頓家常便飯就想打發我?凌大將軍,門都沒有!至少也得是風雪樓擺上一桌!”
“哈哈哈哈!”凌川朗聲大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沒問題!別說一桌,十桌都行!時間地點隨你定,我隨時奉陪!”
轉眼又是半月過去。
這段時間,云州各縣大營皆是一片火熱的景象,第二階段更具針對性的訓練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從塔拉馬場繳獲的八千匹優質戰馬陸續投入軍中,雖未能徹底解決戰馬短缺的窘境,卻也如久旱甘霖,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這八千匹戰馬距離凌川心中構想足以縱橫北疆的三萬鐵騎雄師,仍相差甚遠。
凌川給譚學林下達的命令是三個月內,必須將兩座馬場內那一萬多匹正待馴化的戰馬盡數訓成,盡快配發至各營。
即便短期內無法實現一人雙騎的奢望,也至少要保證核心騎兵部隊能達到一人一騎,滿足日常訓練所需。
為此,凌川下達將令,將坐鎮云州下轄各縣的校尉,以及分散于六座主要大營的統兵將領,全部召集回云州城。
甚至連遠在關外執行任務的斥候營,也接到命令,由副校尉紀天祿暫代指揮,而陳謂行則只身快馬趕回。
此外,云州大營的核心層,包括以程硯為首的一眾參軍、軍械司主管庾朔、墨巡,以及剛從云嵐縣調任到云州的劉晏與周淮等人,也盡數奉命到場。
將軍府前,將領云集。
數月不見的唐巋然風塵仆仆地趕來,他身形似乎更加魁梧雄壯,剛毅的臉龐上多了幾分邊關的風霜與歲月的痕跡。
云州軍眾將領對他這位以勇武聞名的沙場悍將早有耳聞,特別是上次于武定關外,一槍挑殺敵軍高手的戰績更是如雷貫耳,紛紛主動上前見禮,氣氛熱烈。
聽說唐巋然要來,蘇璃也十分欣喜,親自下廚張羅了一桌豐盛飯菜,迎接這位兄長。
下午,將軍府白虎堂。
堂內將星云集,濟濟一堂。
自凌川接掌云州以來,這是人數最為齊整的一次議事,幾乎坐滿了整個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