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帶來的禮物微不足道——一些自家種的塊莖、手工打造的簡單工具、甚至還有幾本破舊的兒童畫冊——卻代表著最樸素的善意和結盟的渴望。
在一次臨時召開的、于尚未完全清理干凈的廢墟廣場上舉行的會議上,各方的代表們分享了他們的處境:
同樣面臨資源匱乏、變異生物威脅、以及“清道夫”收縮后出現的各種地方武裝和掠奪者的困擾。他們都對“秩序之歌”的理念表示認同和向往。
“……我們不想再打了,只想找個能安穩活下去的地方。”
“……我們沒什么力量,但有的是人手和力氣。”
“……如果……如果你們那種光……還能再亮起來……我們愿意加入……”
這些微弱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他們代表的是冰原上沉默的大多數,是渴望秩序與和諧的普通求生者。
鄭代表看著這些面帶風霜、眼神卻充滿渴望的人們,又看了看身后殘破卻仍在堅持的“搖籃”,心中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站上一塊斷墻,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全場:“‘搖籃’……歡迎所有愿意共建秩序、而非散布混亂的朋友。”
“我們無法承諾絕對的安全,也無法提供豐富的物資。”
“但我們能提供的,是一個方向,一個可能性。就像那首‘歌’,它很微弱,但它證明了一條路的存在。”
“我們需要人手,需要資源,需要共同守護這份微光。”
“愿意留下的,我們共同重建。愿意聯盟的,我們信息共享,互幫互助。”
“至于遠處的威脅……”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我們需要知道更多,需要準備更多。但這將是我們共同的事業,不再是一座孤堡的掙扎。”
沒有強迫,沒有豪壯語,只有坦誠的困難和共同的愿景。
回應是熱烈的。
幾乎所有的代表都選擇留下或結成緊密聯盟。一支小小的、由各勢力人員混合組成的巡邏隊當天就成立起來,開始協同清掃基地周邊更大區域的威脅。
技術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渠道也初步建立。
“搖籃”基地的性質,悄然發生了變化。它不再僅僅是一個避難所,而是開始成為一個理念的象征和一個弱小卻團結的聯盟的雛形。
小劉戲稱其為“微光議庭”。
“屠夫”雖然對不能立刻去找“冰墓”麻煩有些耿耿于懷,但也不得不承認,吸納這些新鮮血液對基地的重建和安全至關重要。
他甚至主動承擔起了訓練新兵的工作,將他那套悍匪式的生存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出去。
希望,不再局限于一座基地,而是開始如同星火般,向著周邊區域擴散。
盡管光芒依舊微弱,但至少,它們開始嘗試彼此照亮,共同對抗那無邊的黑暗。
而在這片逐漸燃起的星火之中,那關于“虛無之碑”的警告,如同遠方的雷鳴,提醒著他們,真正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醞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