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凌沒有回宿舍睡覺,去找了廢品收購站的老板,單獨把對方叫出來聊了聊。
主要是聊關于孫晴的事情。
根據現實情況判斷,趙愷大概率能通過不起訴的申請,免于刑事處罰,就算還有治安處罰,在拘留所待個幾天也就出來了。
白天的時候,韓凌看出孫晴這小姑娘生活艱辛,而趙愷如此針對她,不論原因,未來還是不要繼續留在廢品收購站為好,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爭端,到時候吃虧的肯定是孫晴。
他想說明利弊,勸孫晴換個地方工作。
愛管閑事的毛病韓凌改不了,當了警察更難改。
“孫晴啊,她家不遠,就在離收購站一公里外的主民街,那里還是老民房,地址是……哦對了,主民街槐香胡同三十……三十五號還是三十六號,你去找找。”
老板還算客氣,有問必答,他可不想得罪警察。
韓凌:“好,謝謝。”
他不奇怪廢品收購站的老板為何能清楚的知道孫晴地址,因為對方白天說過,看過身份證,對熟悉的地方能記住很正常。
“您客氣了。”老板走的很快,看來外甥的事情把他搞的焦頭爛額。
早知盜竊的是外甥,他肯定不會報警的。
五六千塊錢不少,頂普通人好幾個月的工資,但對他來說無所謂。
韓凌騎車離開,根據收購站老板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主民街槐香胡同。
敲三十五號,沒人。
敲三十六號,門開了,是個老太太。
“大晚上的誰啊?!”老太太態度不怎么好,可能是準備睡覺或者被吵醒。
這種高墻平房,韓凌也看不到里面是否關燈。
“抱歉啊大娘。”韓凌先道歉,隨后詢問:“請問那邊是孫晴的家嗎?”
老太太:“是啊。”
韓凌:“為什么沒人?”
老太太:“家里有人去世,都去殯儀館了,你打電話吧。”
說完,她關上了大門。
去世?
韓凌嘆氣,這么巧嗎?白天的時候聽趙愷說孫晴父親患病,不出意外的話,去世的人應該就是孫晴父親。
父親去世,這幾天孫晴肯定不會去廢品收購站了,可以過段時間再說。
韓凌騎自行車離開,就在他駛出主民街,即將進入城市主干道的時候,遠處隱約傳來女孩的呼救聲。
聲音不大,時而中斷,好像是被人捂住了嘴巴。
韓凌沒有猶豫,調轉車頭狂蹬自行車,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趕去。
地方比較偏僻,周圍沒有民房,記憶中,應該是通往殯儀館的路。
韓凌在一個拐角剎車,看到路旁有自行車倒在地上,不遠處,三名青年正把一個女孩堵在那里。
可能是熟人爭端,可能是陌生人劫財劫色,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調戲,就看幾人膽量了。
“喂!”
韓凌大喊一聲,快步上前。
三名青年轉頭,見有人來了便離開女孩,這時候韓凌借著月光認清,是孫晴沒錯。
“草!多管閑事,真晦氣,咱們走!”
有青年罵了出來,卻沒準備找韓凌麻煩,經過韓凌身邊的時候只是瞪著他。
“你們剛才干嗎了?”韓凌回頭。
“嗯?”
三名青年沒想到韓凌敢主動發問,停住腳步。
“英雄救美啊?管得著嗎?是不是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