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奧賽主辦方對奧賽的定位
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是一項面向全國中學生的競賽活動,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因此也稱為全國五項學科競賽,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中國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植物學會主辦。
全國五項學科競賽的條例明確表達了它的宗旨:向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激發他們學習學科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優秀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促進大、中學教學改革;通過競賽和相關的活動培養和選拔優秀學生,為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選拔參賽選手。[3]
具體來說,舉辦奧賽有三個不同面向的目的。首先,最直接的一點就是選拔優秀學生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這一選拔的過程,與選拔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非常類似,一級一級選拔。首先省級競賽,各省選拔一批優秀的學生進入省隊,省隊成員主要是獲得省級競賽一等獎的學生。省級主辦單位會為省隊組織一些輔導。然后省隊代表各省參加全國的學科競賽。在全國決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入集訓隊,依托北大、清華、復旦等著名院校,由專家和領隊對集訓隊的學生進行輔導和進一步選拔,最終選拔出幾個最優秀的學生組成國家隊,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經過層層選拔,最后成為國家隊隊員的那幾位學生,的確非常優秀,他們在國際奧賽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從1986年到2006年,中國共派出了441名中學生參賽,共獲得金牌306枚,銀牌99枚,銅牌32枚。
其次,輔導與選拔的過程,同時也是向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的過程,競賽的知識高出高考的要求,加入了許多大學的內容,也就是說參與競賽的同學提前學習了大學的內容。輔導與選拔的過程,同時也是激發與發展學科興趣的過程。幾乎所有人都承認,競賽是一件極其辛苦的事情。這種辛苦,不光是大量做題的累,更重要的是思維訓練上的累。能堅持到最后并取得優異成績的人,都是對該學科抱有極其濃厚的興趣的。實際上,競賽是把大學的專業教育提前到了高中,并使學生們逐漸摸索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一來,通過競賽,可以選拔出一批科學研究的后備人才。
最后,舉辦奧賽的目的還在于促進大、中學教學改革。通過奧賽,促進各學科教育教學新思想與新方法的交流,推動大、中學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我國各學科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是奧賽對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與意義。
由此可知,競賽的宗旨很高,既是選拔國際奧賽參賽者的唯一途徑,又是培養學科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力量。盡管如此,競賽對自身的定位,最終落在“課外活動”上。奧賽章程中說:學科競賽屬于課外活動,堅持學有余力、有興趣的學生自愿參加的原則,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方式。[4]這一點非常關鍵,奧賽既不是一門課,也不是上級分配的任務,而是一種課外活動。學校與學生可參加,也可不參加。但是奧賽不是一種普通的課外活動,它在全國具有非常廣泛的影響,這與教育部對奧賽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突出表現在加分與保送政策上。
今年11月國家教育部加分項目調整之前,政策上規定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以及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者,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決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不超過20分向高校投檔,并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根據前文已經交代的奧賽逐級選拔的規則,一般而,只有獲得了省級一等獎的學生才能進入省隊,而只有省隊才能參加全國決賽,所以省級一等獎與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基本是同一批人。而省賽區競賽一等獎人數實行總量控制,比如浙江省一年五科競賽的一等獎總人數大概在200人左右,不同年度會有小幅浮動。也就是說大約有200人可以通過競賽而不是通過高考進入高校。這對組織競賽輔導的老師和參加競賽的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激勵。加分與保送政策,一方面鼓勵了更多的人參與到競賽中來,另一方面,也使得競賽培養的動機變得功利化,越來越多的人就是奔著加分與保送來參與競賽。這也是受到諸多詬病之處,所以就有了競賽加分項的調整。
加分項目調整之后,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應屆畢業當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決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不超過20分向高校投檔,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的學生,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和高考加分資格。有關獲獎學生擬參加試點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在同等條件下高校應優先考慮給予參加考核資格。二是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一等獎并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遴選為參加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集訓的學生,應屆畢業當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經所報考高校測試后決定是否錄取。簡單地說,就是把加分與保送的門檻提高了兩個檔次,只有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才能加20分;只有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一等獎并進入集訓隊的學生,才有保送資格,其他的都不再有照顧。這比原來的照顧范圍遠遠縮小,受影響最大的是省級一等獎的獲得者,原先這批人既可加20分,又保送,現在兩樣都不再享受,而省級一等獎人數比全國決賽獲獎人數多很多。原先浙江省因競賽可保送的穩定在200名左右,如2009年有192名競賽保送生,但新政策下,全國的競賽保送生總人數才200名左右,變化之大,超出想象。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