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國拿著條子,心情愉快地騎上自行車,直奔供銷社。
他大嫂張蓮正在柜臺后頭理貨,看見王衛國進來,笑著打了個招呼。
“衛國來了?買點啥?”
“嫂子,買十斤鹽。”
王衛國將條子和三塊錢遞了過去。
張蓮接過條子一看,是李青山的字跡,便沒多問,麻利地稱了十斤粗鹽用油紙包好,遞給了王衛國。
回到沈家村,天色已經擦黑。
沈軍和沈富國早就在村口等著了,見他回來,眼睛都亮了。
“衛國,錢呢?”
王衛國把車停好,從兜里掏出厚厚一沓錢,先數出一百塊錢,遞給聞訊趕來的村長沈紅星。
“村長,這是賣魚的錢,一百塊,交給村里入賬。”
沈紅星接過錢,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年頭,政策抓得緊,什么事都得講個名正順。
以村集體的名義出去辦事,那就是為集體做貢獻。
要是個人偷偷摸摸搞,那就是挖社會主義墻角,是投機倒把。
王衛國這事辦得敞亮,既讓大家得了實惠,又讓村集體得了好處,誰也挑不出毛病。
“衛國這事辦得漂亮!以后有什么需要村里出面的,盡管開口。”
沈紅星拍著胸脯保證。
送走村長,剩下的錢就好分了。
賣魚剩下七十七,加上賣肉的兩百塊,一共是二百七十七塊。
王衛國大手一揮:“咱們仨,一人九十。剩下的七塊零頭,給我老泰山買點煙抽。”
“九十!”
沈軍和沈富國倒吸一口涼氣,眼睛瞪得像銅鈴。
他們一年到頭在生產隊掙工分,累死累活也就能分個百十來塊錢,這出海一趟,就頂得上大半年的收入了!
兩人激動地接過錢,手都在抖,翻來覆去地數了好幾遍,才小心翼翼地揣進最里層的口袋。
分完錢,就該分魚了。
九條金燦燦的大黃魚擺在地上,在夕陽的余暉下閃著誘人的光澤。
一家三條,公平公正。
王衛國自己留了一條,另外兩條他直接拎著送到了岳父沈壯家。
沈壯和陳翠霞看到這么大的黃魚,也是驚喜不已。
“衛國,你這孩子,自己留著吃啊。”
陳翠霞嘴上客氣著,臉上的笑容卻藏不住。
“沒事媽,我們家還有呢。這魚新鮮,給您和爸嘗嘗鮮。”
從岳父家出來,王衛國的心情就像天上的晚霞一樣絢爛。
捕魚可比冒著生命危險進山打獵輕松多了,收益還這么高,這日子真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回到家,爺爺王長林正坐在院子里抽著旱煙,兩個小孫子王山和王海圍著他膝下打鬧。
看到王衛國拎著一條大魚回來,老爺子渾濁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好家伙,這么大的黃魚,得有四五斤吧?”
“爺爺好眼力。”
王衛國笑著把魚拎進廚房,利索地開膛破肚,刮鱗清洗。
他特意留下了完整的魚鰾,這可是好東西。
晚飯,王衛國親自下廚,做了一道清蒸大黃魚。
鮮嫩的魚肉上鋪著翠綠的蔥絲和鮮紅的辣椒絲,淋上滾燙的熱油,那股子鮮香味兒瞬間就飄滿了整個院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