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月自然明白父親的苦心。
她先走到兒子面前,輕輕拉過他有些發紅的小手,看了看,眼中閃過一絲心疼,但語氣依舊溫和卻堅定:“朔兒,外公教導你們,是為你們好。
爹爹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早已熟讀兵書,勤練武藝了。你將來想不想像爹爹一樣,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張朔低下頭,小聲道:“想,可是,可是背那些之乎者也,實在無趣得很。我想像爹爹一樣,騎馬射箭,將來上陣殺敵,把西齊壞蛋都打跑!”他說著,還揮舞了一下小拳頭。
墨月又走到女兒身邊,拭去她眼角的淚花,柔聲道:“璇兒呢?為什么不想讀書?”
張璇抽噎著,小聲道:“《女誡》不好玩,說要女子卑弱。可是娘親您就不是這樣的,您會幫爹爹處理政務,還會醫術。璇兒想像娘親一樣。”
墨月聞,心中一動,既感欣慰又有些復雜。
她將女兒摟入懷中,輕聲道:“傻孩子,娘親讓你讀書,不是要你變得卑弱。正是要你明白事理,開闊眼界,將來才能有自己的主見,不依附于人。
你看,若是不識字,不懂道理,即便有醫術,又如何能看懂醫書,救治他人呢?讀書是為了讓你變得更聰明,更有力量,而不是變得懦弱。”
她看了看兒子,又看了看女兒:“想當大將軍是好事,想學醫術也是好事。但無論做什么,都需要學問打底。
爹爹能打勝仗,不僅僅是因為武藝高強,更因為他通曉古今,明白道理。只有先明白了這些,將來才能實現你們的愿望,而不是空想。明白嗎?”
兩個孩子似懂非懂,但看著母親溫柔卻認真的眼神,還是點了點頭。
這時,一個沉穩的腳步聲傳來。張墨處理完早晨的軍務,信步走進了書房。他看到眼前的景象,眉頭微挑:“這是怎么了?一大早就聽到這邊動靜。”
墨月簡單將事情說了一遍。
張墨聽完,沒有立刻說話。他走到書案前,拿起那卷《荀子》,翻看了幾頁,然后看向兩個緊張的孩子。
“覺得讀書無用?”張墨的聲音平靜,卻自帶威嚴。
張朔張璇不敢答話,只是把頭埋得更低。
張墨沒有責罵,反而坐了下來,將兩個孩子拉到身邊:“那我問你們,為何我們北疆軍能打勝仗?”
“因為爹爹厲害,將士們勇猛。”張朔搶著回答,還不忘補充:“還有鐵橫伯伯。”
“沒錯。”張墨點頭:“但光靠勇猛夠嗎?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糧草如何籌集、如何運輸?靠的是能寫會算的文官。
將士受傷了,如何救治?靠的是懂醫術的郎中。城池如何防守、陣型如何布置?里面包含了算術、工造之學。
如何讓將士們甘心效死?如何讓百姓支持我們?這需要明白‘道義’所在。而這些,書中都有記載,都需要學習。”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