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看似在問郭冉冉,其實更多的是在反問自己。
他來當這個縣長,從來就沒想過為自己謀什么福利。
家里有何葉,錢不用他操心。
何葉給他的卡里面,上次被何蕤打劫之后,不知什么時候,又被何葉轉入了兩百多萬。
錢這方面,不管梁棟怎么花,何葉從來都不會過問。
反正他又花不完。
梁棟在農村長大,他父親是個鄉村教師,家里條件比普通老百姓要好一些。
所以,他和妹妹梁優都能順順利利地把學上完。
而且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他們的成績一直都領先于其它農村孩子。
要知道,跟他同齡的孩子,家里根本就不把他們的學習當回事,很多孩子都是上著上著就自己不上了。
初中一畢業,農村孩子就面臨著第一次的人生抉擇。
能上普通高中的只是少數,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就只能去上職高或技校。
還有一些中專和3+2什么的,那都是家里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學生才會選擇。
家里條件不好,成績又不咋滴的,就只能出去打工了。
十五六歲的孩子,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們又豈能知道,這次抉擇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跟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孩子相比,結局基本上都已經注定。
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他們的人生未必過得很精彩。
但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孩子,他們的人生一定不會過得很精彩。
我們身邊有很多沒受過什么教育,然后突然就逮住一個機遇而暴富起來的人,這些人暴富之后,往往都受不住輕而易舉得來的財富。
他們更容易沾染黃賭毒等不良嗜好,更容易拋妻棄子,喪失人倫,結果就是財富來得快,去得更快。
如果要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對人生就更有規劃,知道自己什么階段該做什么,知道掙來的錢該往哪兒花。
當然,也有一些個例,這個咱們不必鉆牛角尖,不做過多討論。
對梁棟來說,他出身農村,見過太多農村人的疾苦,所以,對農村人就有種天然的同情。
誠然,咱們的農村人有很多陋習,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
尤其是嶺西這樣的中部人口大省,憑什么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就應該守著那片薄地,而享受不到高家經濟高速發展的紅利?
有磚家說,地域性貧困是因為那些地區自然條件差、地理位置偏、交通不便、資源貧乏、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落后、人口素質低下、政府效率低下等等等等,諸多因素。
甚至還有磚家把地域性貧困歸咎于那些地區沒搞好計劃生育,人口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