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關于群眾上-訪的問題,我想說兩句。”梁棟面色凝重地看著大家說道,“信-訪制度是我國群眾政治參與、民意表達、權利救濟的一種特殊的制度,是群眾訴求表達的重要渠道之一。”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
“然而,在現實中,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事實――一些深陷利益糾葛的普通群眾,由于維-權的渠道有限,信-訪成為了他們表達利益訴求的首選方式。和走法律途徑相比,信-訪門檻低、成本小、影響大,不分對錯、不需證據,事事皆可信-訪,只要堅定上-訪的決心,只要能威脅到領導的烏紗帽,他們的目的或許就能實現或部分實現。這種現象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說到這里,梁棟深深地吸了口氣,繼續說道:
“同時,花錢買穩定已經成為當前黨和政-府維護社會穩定的普遍共識。每年,我國的維穩花費非常龐大,但買來的只是領導不滿意、上-訪群眾不滿意、信-訪工作者自己也不滿意。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有機制體制的原因,也有方式方法的原因。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會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指出問題之后,梁棟又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認為,忽視問題的解決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當前,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信-訪工作者大都將上-訪人員定性為破壞社會穩定的刁民,而沒有意識到上-訪其實也是人民群眾表達訴求的一種方式。這種情況下,政-府部門和信-訪工作者往往不能正確對待上-訪問題,更多時候不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是以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為由,采取多種手段進行‘貓抓老鼠’式的圍追堵截,這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引發更大的不穩定。這樣一來,上-訪人員的心態也容易發生變化,甚至扭曲。原本合理的訴求得不到妥善處理,使得辦結成本變得更高,難度增大。長此以往,矛盾久拖不決,不安定因素不斷集聚,積壓越來越多,庫存越來越大,最終必然會集中爆發,對社會穩定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是法律賦予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利。只有尊重并保障這些權利,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辦理信-訪事項,應當恪盡職守、秉公辦事,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宣傳法制、教育疏導,及時妥善處理,不得推諉、敷衍、拖延。對于信-訪這個長期存在、復雜多變、不斷變化的問題,我們需要重視起來。各地各單位應加強對全社會的法治教育,讓群眾明白如何通過合法途徑來表達他們的需求和訴求。同時,要創新信-訪結果公開反饋機制,對于那些信-訪舉報線索明確、情節具體的情況,充分利用信-訪直查快辦的優勢,迅速將其移交給相關部門立案處理,并及時公開反饋信-訪件的辦理結果。這樣可以從制度層面上優化信-訪零暫存工作機制,提高信-訪工作效率。”
洋洋灑灑說了一通之后,梁棟又具體到了章修齊反映的問題:“章書記,那些人真要是信不過我們州里,非要去省里要個說法,我們也不攔著。越級上-訪本身就不是什么違法行為,我們完全沒必要畏之如虎。上級信-訪部門在接到下面群眾來訪時,通常都會發回地方處置。當然,如果他們認為有必要直接受理的,他們也有權直接受理。有人要到上面上-訪,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還不到位,我們不能總把矛盾捂起來。一旦社會矛盾凝結成一個膿瘡,我們要有挑破這個膿瘡的勇氣!”
章修齊聽了這話,不禁皺起眉頭。
心想,這梁棟說話怎么如此不留情面?
但他還是耐著性子說:
“梁書記,我知道越級上-訪不算違法,但這樣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啊。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隨便越級上-訪,那我們的工作還怎么做?”
梁棟微微一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