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棟剛剛結束發,組織部長楊華忠便迫不及待地率先站了起來,辭犀利地質問道:
“大道理誰不會講!那么我倒要問問你,你在槐安大力推進工業園、經開區以及示范區的建設工作時,難道沒有考慮過是否與上級傳達下來的精神背道而馳嗎?為什么涉及到‘銀橋示范區’的時候,你就會這么認為呢?這難道不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嗎?”
面對楊華忠咄咄逼人的質問,梁棟卻顯得格外鎮定自若,他不慌不忙地回應道:
“楊部長,您先別急著下結論嘛。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初我們決定在槐安開展工業園區建設,那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全面評估后做出的決策。首先,當時的槐安縣委縣政府擁有著一支令人矚目的干部隊伍。這些干部不僅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更有著卓越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秉持著公正廉潔、為民服務的宗旨,積極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實與改革創新,為槐安營造出了一種健康且良好的營商環境。這種環境猶如肥沃的土壤,吸引著眾多企業紛至沓來,落地生根。其次,槐安工業園區自誕生之初便展現出了強大的吸引力,從不缺乏前來入駐的企業。這里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以及優惠的招商政策,使得各類企業都看到了發展的機遇和潛力。無論是大型國有企業還是中小型民營企業,都對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寄予厚望,并紛紛將自己的產業布局于此。然而,最為關鍵的因素在于槐安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它恰好位于嶺西省省會渭城市和楚江省省會漢江市的正中央,周圍數百里范圍內竟然沒有一座能夠稱得上規模的城市。而附近的地市,包括楚江省的好幾個市在內,其經濟狀況都相對較為落后。正因如此,這一地區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經濟引擎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于是,槐安憑借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脫穎而出,得到了燕京方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最終,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和變革,槐安縣得以逐步升級成為如今備受矚目的槐安產城融合示范區!綜上所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槐安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占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等諸多有利因素的結果。正是由于這些因素的完美結合,才造就了槐安今日的輝煌成就。反觀“銀橋示范區”,它坐落在益彰市這片土地之上。要知道,益彰市與渭城相距并不算遠,而且從經濟層面來看,益彰市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渭城強有力的輻射影響。近年來,這種聯系愈發緊密,甚至已經呈現出了“渭-益一體化”的明顯發展趨勢。就在這樣一個在經濟方面幾乎完全缺乏獨立自主性的區域,竟然有人別出心裁地提出要在這里硬生生打造一個所謂的示范區。說實話,每當想到這一點,我真的很懷疑當初提出這個構想的人的大腦回路究竟是怎樣運轉的?他們到底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和想法才會做出如此決策呢?難道他們沒有預見到在這樣一個依賴外部經濟支持的地方建設示范區可能面臨的重重困難和挑戰嗎?還是說他們有著什么不為人知的長遠規劃或者特殊戰略意圖呢?這一切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兩個回合下來,許鐸意識到,耍嘴皮子,自己這邊根本就占不到便宜,于是就當機立斷道:
“梁省長的辯才,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不過,咱們常委會不是耍嘴皮子的地方,既然大家互相之間都說服不了對方,咱們就進入舉手表決程序……”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