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促使她下定決心離婚的,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她察覺到梁棟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
回想起剛認識梁棟那會兒,他不過是一個初涉官場的小白,對官場中的種種門道幾乎一無所知。
那時,許多官場里的事情都是岳菲一點一滴地教給他的。
每當梁棟遇到猶豫不決的事情時,他總會毫不猶豫地向岳菲求助,而岳菲也總能給予他一個恰到好處的建議,幫助他順利解決問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梁棟的官職不斷升遷,兩人之間的分歧也逐漸顯現出來。
很多時候,岳菲在思考問題時,更多的是從實際操作層面的‘行不行’來考慮,而梁棟卻常常執著于事情本身的‘對不對’。
這種思維方式上的差異,使得他們在處理問題時越來越難以達成共識,矛盾也日益加深。
知道‘行不行’,就如同擁有了一把衡量事物的標尺,可以幫助自己精準地評估各種選擇所帶來的風險和收益,從而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當我們開始思考‘對不對’的時候,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了。
‘對不對’不僅僅關乎個人的利益得失,還涉及到諸多其他因素,比如道義、集體利益以及普羅大眾的福祉等等。
在梁棟的眼中,岳菲與那些職業政客毫無二致,都是典型的極端利己主義者。
他們只關注自身的利益,全然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社會的公義。
而岳菲則對梁棟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指責他是一個典型的‘圣母’。
所謂‘圣母’,通常是指那些過于善良、甚至有些天真的人,他們往往會為了所謂的正義而忽視現實的利益考量。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