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是啊!gdp才是硬道理!哪個企業能夠幫助我們拉動更多的gdp,我們就應該支持哪個!”
梁棟不緊不慢地開口道:
“在選擇一家企業時,我們的目光絕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個方面,而是需要全面、綜合地去考量。就像‘盛世集團’一樣,他們在考察選址、制定方案等前期階段,其實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投入。原本我們與‘盛世集團’的談判進展得非常順利,但突然間卻讓‘大宇’來坐享其成,這難道不會損害我們嶺西政府的公信力嗎?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以后還有誰會相信我們呢?”
他稍作停頓,接著道:
“先把這個問題放到一邊,我想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究竟是希望讓外人把錢賺走呢,還是更愿意看到我們自己人把錢賺走呢?外資企業來到我們這里投資,我們往往會像對待大爺一樣去供奉它們,不僅給予各種優惠政策,還提供土地等資源,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還會出面為它們擔保,從銀行里借款……不可否認,引進外資確實能夠帶來一些好處,比如促進經濟增長、推動技術進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以及增加市場活力等等。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它們同時也會擠占我們的市場,引起資產價格波動,增加環境壓力,提高經濟依賴風險。”
說到這里,梁棟舉了一個例子: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國家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企業,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其中不少都在與外資的競爭中遭受重創,甚至最終走向倒閉。其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一家生產味精的企業。不知何時起,社會上突然涌現出大量的公知,他們不遺余力地宣揚味精致癌以及味精對健康有害的觀點。這些論如病毒一般迅速傳播開來,使得消費者對味精產生了恐懼和疑慮。與此同時,雞精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調味品開始嶄露頭角,并逐漸取代了味精在老百姓餐桌上的地位。而那家原本生產味精的企業,由于市場需求的急劇下降,一下子陷入了絕境,經營狀況每況愈下。這樣的例子在各個行業中都屢見不鮮。資本的貪婪本性從未改變,它們進入市場的目的無非是追逐利潤。對于這些外資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和國計民生都不在它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它們唯一關心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賺取利潤。”
梁棟最后總結道:
“至于‘大宇集團’背后是否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貓膩,我并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來到渭城絕對不是來獻愛心的。因此,如果要我做出選擇,無論如何,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支持我們自己的本土企業。只有本土企業的發展壯大,才能真正推動國家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