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倒計時的結束,新的一年悄然拉開帷幕。
零點零分,也不知是誰家,率先點燃了接年的鞭炮。
緊接著,整個夜晚就好像沸騰了一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四處響起。
幾個孩子到底也沒守到零點,甚至震徹夜空的鞭炮聲都沒能吵醒他們,梁家的接年鞭炮還是梁棟早上六點醒來的時候親自在院子里燃放的。
按照槐安當地的規矩,大年初一早上這頓飯要吃餃子。
齊紅梅準備好餃子之后,就開始挨個屋子里叫人。
三個大孩子雖然睡得很晚,卻還是一喊就起來了。
而兩個小家伙兒明明睡得最早,卻都賴在床上,不愿起來,最后還是梁棟強行把他們從被窩里給提溜了起來。
吃飯的時候,梁棟就對幾個孩子講:
“我小的時候,每年初一天不亮就會起床,然后提著一個袋子,挨家挨戶去拜年。”
小鴻濤不解地問了一句:
“爸爸,什么叫拜年?”
梁棟笑著解釋道:
“就是小孩子挨家挨戶恭賀主人‘過年好’,然后主人就會打發小孩子一些花生、瓜子、糖果之類的。不過,爸爸那時候最喜歡要的不是這些,而是那種散裝的鞭炮。”
小鴻濤又問了一句:
“什么叫散裝的鞭炮?”
梁棟揉了揉這個‘十萬個為什么’,耐心解釋道:
“我們通常所放的鞭炮都論‘掛’,一‘掛’有一百個鞭炮的,就叫‘一百響’,一掛有一千個鞭炮的,就叫‘一千’響。所以,那時候咱們這兒又把成掛的鞭炮叫‘掛鞭’。而那種散裝的鞭炮,就是一個一個的,不成連在一起的鞭炮。因為成掛的鞭炮一下子就放沒了,所以不少孩子都會把成掛的鞭炮拆分成單個的,一個一個的燃放,這樣玩著才有意思……”
對于這些場景,幾個孩子都是聞所未聞,個個都瞪大了眼睛聽梁棟在講,連碗里的餃子都忘了吃。
齊紅梅就笑著責怪道:
“你們幾個,要想聽你爸爸講這些老黃歷,那就先把碗里的餃子吃完了!”
梁棟也跟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