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伊格納提奧斯暗自慶幸李漓的軍隊不再對他們繼續追擊時,拜占庭軍隊的撤退路線已經被未曾料想的新敵設下陷阱。
原來,那些之前逃跑的阿蘭人和格魯吉亞人士兵,并未真正離散。事實上,他們在盧切扎爾的巧妙策反下,已經與保加爾-拉什坎聯軍結成了意外的同盟,現在他們和保加爾-拉什坎聯軍一起埋伏在拜占庭軍隊預計撤退路徑的山谷兩側。
這一轉變的背后有著復雜的因緣。三天前,一位格魯吉亞軍官因與拜占庭的羅馬軍官沖突而遭到伊格納提奧斯的體罰,不幸喪命。這起事件激發了長期被拜占庭羅馬人壓迫和歧視格魯吉亞人戰士們的極端不滿。
當盧切扎爾和保加爾-拉什坎聯軍在一次偷襲中遭遇到這些格魯吉亞和阿蘭士兵時,后者選擇了回避而不是抵抗。盧切扎爾利用這個機會成功實施了縱火破壞,這一行為引起了這支隊伍里的格魯吉亞人分隊長列凡.巴格拉季昂的注意。經過盧切扎爾和列凡的交涉,這支由格魯吉亞人組成的隊伍被成功策反,加入了保加爾-拉什坎聯軍,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拜占庭軍一個致命的打擊。
至于那些阿蘭人士兵們則因為其領主為討好東羅馬皇帝而被迫送入拜占庭軍中作戰,他們在軍中同樣飽受不公待遇。在格魯吉亞人隊伍叛逃之際,阿蘭人軍隊的領袖巴特拉茲.巴加提爾毅然決定帶著自己的同伴們一起叛逃。阿蘭人的目的更簡單,他們就是要趁亂脫離長期壓迫他們的拜占庭軍隊。
在盧切扎爾的激勵下,列凡與巴特拉茲決定與李漓聯合作戰。他們的計劃是擊敗由伊格納提奧斯領導的拜占庭軍隊,并將其活捉,使他成為李漓在與拜占庭當局進行政治談判時的重要籌碼。他們希望通過這一舉動,確保自己的訴求被李漓代表性地提出。
盧切扎爾的隊伍自這場戰斗爆發以來,一直在拜占庭軍隊的周邊進行靈活的游擊戰,通過這些持續的偷襲活動,她早已注意到塞巴斯蒂安率領的日耳曼人軍隊的存在。她憑借直覺判斷,日耳曼軍隊可能會切斷拜占庭軍隊在主要道路和平原上的撤退路線,迫使他們選擇從烏尊亞種植園南側的山區撤離。
基于這一分析,盧切扎爾決定賭一把運氣,她選擇在那片山區的主要入口處,一個地勢險要的山谷布置伏兵。她的計劃是在這個戰略要點進行伏擊,從而徹底摧毀這支拜占庭軍隊。于是,在李漓的隊伍和拜占庭軍隊交戰時,戰局尚不完全明朗的情況下,盧切扎爾就帶著這支臨時拼湊的隊伍,無聲無息地提前撤出了戰場。
盧切扎爾召集了契特里、韋利米爾、列凡和巴特拉茲等隊伍里的關鍵人,盧切扎爾宣布了她的計劃:讓保加爾義勇軍站在山谷出口的關鍵位置,準備承擔迎接敵人正面攻擊的重任,列凡和巴特拉茲分別帶領的格魯吉亞人隊伍和阿蘭人隊伍則分布在山谷兩側的山坡上隱蔽,優勢地形讓他們可以從高處對敵軍進行側翼攻擊。韋利米爾指揮的拉什坎軍隊則隱秘地布置在山谷入口外圍,一旦拜占庭軍隊進入山谷,他們將迅速行動,封鎖山谷入口,切斷敵軍的退路并且以三長兩短的號角聲作為信號通知所有人。因為在這個計劃中保加爾義勇軍將要承受的壓力最大,所以除了契里特頗有微詞,其他人都沒有反對。
盧切扎爾的計劃被所有人如約執行。隨著各支隊伍迅速就位,盧切扎爾和她的保加爾義勇軍在計劃的位置上大大方方地嚴陣以待。現在,只剩下等待拜占庭軍隊深入陷阱,一場精心設計的伏擊戰即將展開。
拜占庭軍隊在慌亂與混亂中倉惶逃竄,終于就如盧切扎爾算計的那樣,他們真的奔入了盧切扎爾設下的埋伏的山谷。當拜占庭軍隊氣喘吁吁地接近山谷出口時,突然眼前出現了盧切扎爾率領的保加爾義勇軍,宛如幽靈般在黎明的霧中若隱若現。
“前面那些是亡魂嗎?”一個拜占庭軍官驚慌地喊道。
“那是保加爾叛軍!”一位拜占庭軍官指著前方緊張地喊道,他的聲音在山谷中回響,“他們人數不多!”
“看起來就那么六七十人,我們沖過去,一舉將這群不知死活的家伙徹底消滅!”另一位軍官興奮地回應,眼中閃爍著攻擊的火花。
“后方的追兵已經脫離視線。”第三位軍官報告著,一絲松懈的氣息透露出他們以為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伊格納提奧斯立即下達命令,“沖過去!”他的聲音堅決而有力,隨著這一聲令下,原本潰散的拜占庭軍隊迅速重新集結,士氣被瞬間點燃,他們整裝待發,以雷霆萬鈞之勢向盧切扎爾和她的保加爾義勇軍發起了猛烈的沖鋒。
盧切扎爾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嘴角微微上揚。在她的計劃中,這一刻正是將敵軍一網打盡的絕佳機會。在拜占庭軍隊的自信和松懈中,盧切扎爾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突然,一陣急促而緊張的號角聲切割了戰場上的緊張氛圍,那是盧切扎爾和她的盟友們約定的三長兩短的號角聲!它表示著韋利米爾帶領的拉什坎軍隊已成功徹底切斷了拜占庭軍隊退出山谷的路。
緊接著,山谷四周回蕩起一句帶著各種口音的不太標準的希臘語:“活捉伊格納提奧斯!”聲音中攜帶著各個族群特有的發音,這句話不斷被重復,仿佛每個回聲都在擊打拜占庭士兵的心理防線。原本因為伊格納提奧斯的命令而稍微恢復的士氣,此刻再次被震碎,深深陷入了絕望。
當盧切扎爾的伏擊計劃逐步展開時,拜占庭的前排戰士們首當其沖地感受到了戰場的突變。號角聲的回響,如同死神的呼喚,在他們心中激起一波波恐慌的漣漪。緊接著,四周傳來的各種口音夾雜的命令“活捉伊格納提奧斯!”更是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割裂了他們最后一絲戰斗的勇氣。這些士兵,原本意圖沖鋒的腳步戛然而止,面對密閉的山谷出口和四面八方的敵軍,他們察覺到前路似乎已被死亡封鎖。
而在他們的后方,后排士兵因為視線受阻和信息滯后,仍然處于盲目的戰斗沖動中。他們不知前方已是箭步難行,繼續推擠著向前沖,希望通過一波波的人潮沖破前方的阻礙。這種盲目與急躁,很快演變成了致命的混亂――一些士兵被推倒在泥濘的地面,隨后便是更多的士兵在無法停穩的沖力下,跌倒并在混亂中被無情踩踏。
尖叫聲和呼喊聲在山谷中悲慘地回蕩,構成了一曲戰爭的挽歌。被困士兵的慘叫聲,士氣的崩潰聲,以及盔甲與盔甲碰撞時發出的金屬交響樂,共同在這狹窄的空間里演奏出戰場上最悲慘的樂章。那些還未倒下的士兵,面對著同胞的慘狀,內心的恐懼迅速蔓延,每個人的眼中都寫滿了對死亡的無力感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