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力的拍打著某間緊閉的房門,試圖叫顧太安出來。
身后,同樣被隱去身影的云卿扭頭看向顧太安,問道:
“你不想見他嗎?”
“嗯,眼下不想。”
“為什么?”
云卿有些好奇:
“礦山之時,你救過他,而且后來陶朱城外,咱們最后之所以能走脫,不也是因為你事先托他找來了城中的百姓作見證嗎?”
遙想當初,陶朱城外,他們二人持劍以對,拼死相護萬民。
可當那一千騎真的被擋下后,二人也是近乎力竭,呈油盡燈枯之兆。
而反觀對面呢?
陶朱交通便利,附近的野戰軍肯定不會只有區區一千騎。
那李別駕既然能調動一千驍騎圍殺,難道之后就不能再調來更多嗎?
當一千騎之后,又有密密麻麻的黑潮遍布荒野之上時,讓人能感覺到的只有內心深處的絕望!
眼看著,就連他們二人都將暴露在騎軍沖鋒的鐵蹄之下時。
是唐沖到了!
他受了顧太安的委托,特意搖來了城中所有的百姓,共同見證了陶朱官場這近乎殘暴的一幕。
那一刻,以民心做倚仗,終是化解了騎軍的戾氣。
而顧太安跟云卿這才能借機走脫,全身而退。
所以,在云卿的心中,子衿他肯定是認可眼前這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的,否則當初也不會將所有后手全都押在他身上。
但現在,卻主動避而不見又是為什么呢?
難道是因為因為懸賞金一事,讓子衿心中有了警惕,因此看誰都存了幾分疑心?
顧太安搖搖頭,解釋道:
“先后打過幾次交道,我當然知曉這小子的為人,不是忘恩負義的性格。
“而且,十萬兩黃金對別人來說,可能會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