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發展出乎了賈璉的預料,箭頭扎進身體的感覺,疼,真他娘的疼,鉆心的疼,但隨后的麻痹是啥情況?賈璉覺得有點頭暈,努力睜眼卻沒有抗住,腦袋一歪暈過去了。
檢查傷口的張三一直在罵娘:“平日里百步穿楊,關鍵時刻出岔子,連累爺受罪,不對!這傷口不對,二爺,二爺,別睡啊。”張三一邊喊,一邊吸傷口上的血吐掉。
夏守忠趕到的時候,正好聽到張三的喊叫聲,當即渾身打了個寒蟬,完蛋,要出大事。
現在也不顧上那些舉人了,夏守忠立刻接過現場,找來軟轎,抬著賈璉就往宮里跑。
到了龍禁尉的大本營,這里早有御醫等著,接過賈璉的御醫看一眼臉色就變了:“不好,箭頭有毒。”夏守忠道:“廢話,賈家的家將用嘴吸過傷口,不然人早沒了。”
距離賈璉遇刺之后的一個半時辰(三小時)后,乾清宮,夏守忠親自來匯報情況。
一直處在焦慮狀態的承輝帝,午飯都沒叫。若不是裘世安死活攔著,承輝帝都要去龍禁尉駐地看看賈璉如何了。不知何時產生的一個規矩,臣子生病或受傷了,皇帝是不能去看的。去看了,就是逼臣子去死。關鍵這種說法,居然得到了認可和執行。
看見夏守忠的時候,承輝帝面色一喜,上前問:“賈璉如何?”
夏守忠是懂匯報的,直奔主題:“沒中要害,傷情也穩住了。”
“這就好,這就好。”承輝帝自自語之后,轉頭問:“查的如何了?”
“暫時毫無頭緒,奴才該死。”夏守忠跪在地上連著磕頭,承輝帝很不耐煩的擺手:“起來說話,別往自己身上攬責任。”
“賈璉身上穿了軟甲?”承輝帝很突然的問了一句,夏守忠身子微微一顫,消息都是他讓人通報的,開始他也是強烈懷疑,但現實卻讓人無法懷疑。夏守忠顫巍巍的起來后,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圣人,箭頭有毒啊。奴才以為,賈大人只是有備無患。”
承輝帝的表情狠狠的呆滯數秒,屬于沒控制好表情了。好在他自己也沒察覺,倒是把夏守忠給嚇的不輕,說話聲音都帶上點顫音了。
“你都有啥想法?”承輝帝恢復了常態,語氣也變得正常。
“事情巧了一點,國子監的落榜舉人好聯絡,京城里散落各個同鄉會館的舉人,各有各的謀生所在。能把這些人聚在一起就不容易了,偏巧還出了刺客,那便更蹊蹺了。”夏守忠說的這些,當然不是他自己分析的,而是專業的下屬們得出的結論。
承輝帝聽著不說話,夏守忠繼續:“御醫看了傷口,說是軍中好手所為,也就是距離在百步之外,不然傷口更深點,賈家的家將再怎么把毒血吸出來,賈大人也救不回來了。再一個,賈大人的身子骨底子好,恢復的也快,此刻雖然沒醒,呼吸卻已經正常了。”
夏守忠的一番話,算是洗干凈了賈璉自導自演的可能。
裘世安這時候進來,承輝帝看他一眼后,才上前說話:“圣人,幾位閣老等了一個多時辰了。還是見一見吧,奴才可擔不起隔絕內外的罪名。”
“放他……。”承輝帝及時剎住,差點爆了粗口。
幾位閣老在獲悉消息后,第一時間集體來求見承輝帝,除了張廷恩是真的關心賈璉之外,其他人是害怕。怕什么?怕承輝帝一時怒氣,大興牢獄。
“元妃那邊怎么樣了?”承輝帝換了個話題,裘世安無奈的接過去:“人回去了,只是懇請奴才,有消息及時通報一聲。”
“一群閣老重臣,還不如一個后宮女子懂事。”承輝帝這話就很不講理,這能比的么?
裘世安都哭出來了,趕緊要跪下,也就是承輝帝及時伸手攔著才沒跪成。
“圣人主子,元妃無辜啊。”裘世安這句話就特別的厚道,剛才皇帝那句話傳出去,元春就得找個冷宮自己去呆著,等待下一步的處置,一個不好就得自己吊死。
理由?還需要理由么?一個后宮里的女子,到底都怎么蠱惑了皇帝,才會讓皇帝說出那樣的話。你也配跟閣老重臣比?(突然想到87版的元春,長的特別的端莊大氣,換一身行頭,能演女菩薩,選角絕了。)
自知失的承輝帝心虛的看看左右,沒有別人,這才低聲道:“宣幾位閣老進來吧。”
皇帝也是人,也需要情緒發泄,私下里的吐槽結束后,承輝帝情緒穩定。
裘世安給了幾位閣老極好的待遇,等待的過程也是在隔壁的一間靜室內,奉上了茶水,一群閣老坐著等。只不過,閣臣們心照不宣,都選擇了安靜的沉默不語。
這個時候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阻攔皇帝一氣之下大開殺戒。
說起來這個擔心不是多余的,畢竟皇帝這種生物,真的很難琢磨。表面上看承輝帝頗為仁厚,但該狠心的時候,絕對是不會手軟的。這點看看方白衣就知道了,就他孫子那點事情,至于讓首輔下臺么?無非就是利益驅動。
如果大開殺戒能達到利益目的,承輝帝絕對不會手軟。四位閣臣都是文官出身,當然不能接受皇帝大開殺戒的結果,開什么玩笑呢,一百多個舉人在現場,全都殺了還行?這一點上,即便是張廷恩這個孤臣,也與其他人保持了高度一致。
偏偏事情發生后的一個多時辰里,承輝帝就是不見各位閣臣,這就讓人很焦慮。
更難受的是,此刻大家也沒法正常交流,因為這個節骨眼上,但凡說錯一句話,可能就是萬劫不復。好在裘世安比較照顧幾位閣老的情緒,每每有消息,都會讓小太監來通傳。
承輝帝要求半個時辰通報一次,閣老們也能及時獲悉最新進展。
“陛下宣進。”小太監進來傳話,孔照率先起身,整理衣裳的時候,與三位同僚交換了眼神,再次確定此刻目標一致的時候,這才動步。
君臣相見,承輝帝待見禮之后還禮,搶先開口:“各位愛卿,擔心朕沉不住氣?”
孔照上前道:“非也,陛下自登基以來,仁厚之名,深入人心。臣等只是擔心陛下氣壞了身體。”一番話說的,承輝帝準備好的挖苦都說不出口了,只能苦笑搖頭。
張廷恩卻沒打算周全孔照的顏面,上前道:“陛下,臣是來請罪的。”
承輝帝擺擺手:“張卿不必攬責,戶部那個爛攤子,夠你折騰的。”
好嘛,這下其他三位閣臣被架起來了,張廷恩,你怎么能背刺同僚?
事實就是眼見承輝帝沒打算大張旗鼓的借題發揮,張廷恩立刻反水了。
各位閣老不想承擔責任?呵呵,問過張廷恩沒有?
李清站出來道:“陛下,臣請旨徹查此案,為首舉人,必須嚴懲,以儆效尤。臣身為禮部尚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請陛下責罰。”
這話聽著就很有大局觀,無論如何,舉人鬧事,禮部尚書的責任是要擔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