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個新衙門,等于多了一個侍郎的坑位。
也不知道多少眼睛盯著這個坑位,但內閣就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實際上內閣開了三次閉門會議了,最后定下了五個人選,呈送御前,沒曾想皇帝直接留中,毫無反饋。
沒人知道皇帝怎么想的,牢牢抓著吏部的林如海,對于皇帝的想法有點眉目,卻不敢判定。
于是林如海讓人給賈璉帶話,晚上去林家吃飯。
賈璉直接口頭回了一句:“給林相帶個話,陛下登基至今,人事方面并未提拔一人居高位。”
傳話的常隨回到內閣,原文轉達后,林如海呆滯了一番,抬手想自抽一個耳光又沒落下,最后苦笑搖頭。
難怪賈璉一點都不關心多出來的侍郎位子,人啊,果然容易被利益迷了眼。
賈璉這邊沒動靜,不是因為侍郎這個位子不香,而是因為侍郎的位子太顯眼了,與其爭那個,不如爭下幾個郎中和員外郎級別的官。
過了兩天,李元回復的文件上增加了一個名字,彭慎思。一個從南洋調回來的官員,在南洋時出任李元的副手。與此同時,一起回來的四個官員,進入了李元的秘書處,協助李元對接內閣,處理朝政。
這個秘書處的負責人是胡敏,隨著秘書處的成立,此前內閣諸多可以自行做主的事情,現在需要經過秘書處轉一手,如果秘書處認為內閣處理的不妥當,會附上意見,轉呈御前。
內閣幾乎在第一時間,通過了彭慎思的任命,這位當年被流放時曾為一省按察使。
正常理解這種出過問題被流放的官員,按道理是沒有機會翻身的,但人家就翻身了。
你這個人有沒有問題不要緊,只要不是謀逆的罪名,機會來了照樣能翻身。
賈璉聞訊后立刻進宮求見,李元詫異于賈璉難得的主動求見,立刻宣見。
“陛下是在鼓勵大臣貪腐么?”賈璉正常見禮之后,一句話給李元干紅溫了,脖子粗的青筋猛跳。
憤怒的李元猛的站起怒視賈璉,遭遇他平靜且毫不畏懼的眼神。
胡敏嚇的渾身微微發抖,卻不敢發出一丁點聲音。
“放肆!”李元緩緩的吐出兩個字,賈璉不緊不慢的摘下官帽,捧在手里道:“陛下如不能納諫,請罷賈璉!”
聽著賈璉平和堅定的話,李元竟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甚至有點失措的感覺。
“你說,朕為何不能用親信之人?”李元努力的壓著怒火,咬牙切齒的問。
賈璉淡淡道:“微臣必須趕在陛下核準彭慎思的任命前,阻止陛下犯錯,語有沖撞之處,請陛下海涵。”
李元火氣依舊,怒道:“回答朕!”
賈璉道:“陛下秉承先帝遺命,有繼往開來之志。彭慎思乃先帝時貶謫南洋的巨貪,陛下赦之即可,為何任命高位?這不是在鼓勵貪腐是什么?秘書處乃連接陛下與內閣之間的紐帶,陛下用人為何不從年輕的新人中簡拔于微末,反而用幾個油滑之經年老吏?”
李元怒道:“此五人在南洋期間為朕辦事,盡心盡力,勞苦功高,朕如何不能酬功?”
賈璉正色道:“此輩昔日負罪流放,陛下給他們機會將功贖罪,盡心盡力不是應該的么?陛下寬赦他們足矣,何來酬功之說?”
面對寸步不讓的賈璉,李元確實很憤怒,但是卻不得不承認,賈璉說的都對。現在因為面子問題,有點下不來臺了。
“內閣都不反對,吏部也不反對,哪里輪的到你來反對?”李元的怒氣值下降了一些,話也開始變軟。
賈璉依舊窮追猛打:“如陛下從朝中提拔臣子,微臣絕置反對一詞。陛下欲用罪臣,就該先證明他們無罪,給他們平反。”
李元看著面不改色的賈璉,緩緩落座,擺擺手:“卿且先退下,容朕細思。”
賈璉戴好帽子,躬身告退,并未繼續死纏爛打。胡敏這才長出一口氣,就怕賈璉死活不給圣人臺階下,非要讓皇帝認錯。
目送賈璉走遠后,胡敏對殿內的兩個內侍低聲道:“不想死就管好嘴!”
兩內侍跪下,沖胡敏連連磕頭,謝過救命之恩。
待內侍退下后,李元心頭火氣未散,抬腿給胡敏一腳,怒道:“混蛋,朕是暴戾之君乎?”
胡敏被踹的晃晃,站穩后低聲道:“圣人乃仁厚之君,但規矩就是規矩,圣人的事傳出去,奴才就該死。”
李元沒再說話,他的性格素來是溫和厚道的,登基以后確實有點變化,但是不多。
今天的憤怒,無非就是他自認為辦了一件很漂亮的事情,沒想到被賈璉給否定了。
冷靜下來后,李元才漸漸的弄清楚了賈璉的邏輯,皇帝赦免幾個在南洋出力干活的大臣,賈璉不反對,皇帝提拔親信,賈璉也不反對。唯獨反對皇帝提拔父皇時期犯罪之后被流放的大臣。結合李元一直高舉先帝遺命大旗的調調,似乎真的很不妥當啊。
再一琢磨,內閣這幫人怎么這么壞啊!
越琢磨,李元的背后越冒冷汗,差點就犯錯丟人了。
如果,內閣那幫人已經在部署親信了,等新的任命通過皇帝核準發出后,發起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那么皇帝該如何自處。
說的難聽一點,剛剛建立起來的一點威望,大概是要被大臣們抓住“提拔任用先帝時期罪臣”的痛腳往死里上奏吧?
到時候這幫文臣擺出死諫的姿態,任命下達了,木已成舟了,李元的再退步,那就是真的丟人了。
憤怒的李元抓起擺在面前的任命文書,幾下撕成了碎片,卷吧卷吧,狠狠的丟地上,起身在殿內轉圈,真是越想越氣。
“胡敏,撿起來燒掉!”李元轉累了,回去坐下后,淡淡的吩咐一句。
皇帝的權利確實無限大,但那僅僅是法理上的。下面的臣子們,有的是手段對付皇帝。
登基之后李元頭一次感受到了危機!
是,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確實無法將李元拉下皇位,但是他們一旦達到了打擊皇權的目的,就能在諸多政務上與皇帝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