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紙術白棉紙的制作方法
一段舒心的安靜的音樂伴隨農村老人利落的動作
上山將構樹的樹皮整片扒下來裝入籃筐
用刀慢慢去除構樹樹皮外側表皮
將處理好的構樹樹皮撕成長條狀放入石缸里撒入石灰倒入熱水
用布遮住讓它在石缸里泡兩月
泡好后將它取出用水清洗干凈,瀝干水分
洗皮再撕成細條放入沸水中煮兩晝夜
煮好后瀝干水分放在太陽下洗曬七到八個月
空氣中臭氧的氧化作用改變木素和色素結構,達到漂白效果
曬好后放入清水中清洗泥沙,用木錘使勁捶打
在裝有紗布的草木灰中沖堿,將其加入構樹樹皮中。草木灰的蒸煮能增加紙張的白度和純凈度,讓紙張的親墨性更好。
堿蒸一夜
瀝干水分,挑選次皮
使用木錘不停捶打,舂紙漿
舂讓紙漿皮料纖維分散,便于抄書時紙張成型
放入紗布中袋洗
洗好后放入裝有清水大盆中用木棒打紙漿
取楊桃藤捶打,放入裝有清水的小罐中用紗布擠出紙藥
往與清水混合的紙漿中加入紙藥
紙藥讓紙漿在清水中懸浮后面揭紙時紙張分開
接著再用木棒打紙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