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烤蛋撻也是,做好幾次做的都是雞蛋羹味[宕機]長的是蛋撻,一口下去就是雞蛋羹,按照配方來的啊[宕機]玉米淀粉沒有了,換了點地瓜淀粉,一股烤地瓜味[咒罵][黑臉]”
“第一次做餅干然后不知道為啥子就一直不行我加了一整瓶酸奶然后烤出了酸奶味的干饃還挺好吃[淚奔][淚奔][淚奔][淚奔][淚奔]再也復刻不出同樣的酸奶味饃了”
“想做歐包,結果變成了葡萄干烤饃,干巴的很,第二天帶去給我外婆吃,她說我的饅頭太干了讓我去蒸會兒[裂開]”
“我姐們兒是糕點師,那天我們一群人去她家玩,她做千層給我們吃。她老公下班路過來了一句晚上吃蛋餅啊。我姐們兒差點炸了”
“你們確定不是你們做著做著忽然靈機一動嗎[宕機]”
“知道為啥國外博主做中餐看他們吃著很好吃嗎
因為他們的制作順序是:搜索-學習-制作-成品
而咱們國人的制作順序:搜索-學習-制作-靈光一現-成品[九轉大腸]”
“費盡心思做的面包失敗了難過我爸回來說你做的饃饃怎么是黃色的更難過了[流淚]”
不會做面包的老祖宗們:面包是啥子嘛,能有我們做的糕點包子好吃啊?
還有,我們平時做糕點哪里不講究制作步驟啦!只不過是嫌一直走一步看一步的太過于死板,一點也不懂得變通,便想加點自己的創意改造一下而已。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