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鶴聞一喜,趕緊道:“哦?敬之趕緊唱來聽聽。”其他人聞,也紛紛轉頭把他望著,狀甚期待。尤其是周薇,這么多年來,她還真沒有聽過張恪哥哥唱過曲兒呢?至于他是怎么連這個也懂的,那都不是重點好嗎?誰會在意這些細節呢?
見大家都一臉期盼的盯著,張恪倒是忽然之間有點緊張了。兩世為人,聽歌聽了許多,但是唱歌就真的是屈指可數了,這一下還要在這么多人面前開唱,還真的是讓他感覺有點兒}得慌呢。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硬著頭皮,咳咳咳了幾聲后,張恪便把那熟悉的唱段用另一個時空里的黃梅調清唱了一遍。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哇好新鮮
我也曾赴過瓊林宴
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來紗帽罩哇罩嬋娟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
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
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愛花兒好月兒圓
這個唱段,可能是另一個時空里最被人所熟知的一段了。后來,甚至有人將其改編進了流行歌曲中,也意外地受到了當代年輕人的歡迎。張恪自然是不會正宗的黃梅調的,但還是盡量地去憑記憶中的感覺去模仿那個風格曲調來唱。唱得肯定是不怎地的,但那個歡快清新,朗朗上口的味道卻是帶出來了。因此,當他唱完這一段后,大家便都一臉驚異地看著他。這一段唱詞,因為太熟了,所以當初張恪也就順手寫進了戲本中。因此其他人對這一段也并不陌生。只不過,當初看到這一段時,其實他們還是略感到有一些突兀的,不知道為何張恪要特別將這一段唱詞寫出來,當然,好詞肯定是好詞的。沒想到,當聽到張恪用這個所謂的“采茶戲”的小戲曲調,唱出這一段落時,聽著,還真的是讓人莫名的感到一種莫名的欣喜感了。而且那種喜慶的韻味也一下子出來了。這個曲調風格,還真是……還真的是與這個戲本莫名的合襯了,這他娘的怎么回事啊?你敢說這不是量身打造的?真的只是道聽途說的小調?這一刻,連薇兒妹妹也是一臉的狐疑了!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