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二天早上,還要舉行開市典禮,所以這場宴會,亥時過半后,便結束了。
對于這場宴會所有的參與者,他們都各有各的收獲或者感悟。對互市監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社交活動,為互市的開市,開了個好頭。而對于北境各族,也通過它初步認識到了,人朝對于發展互市的決心和態度,他們確實是花了大力氣也非常認真的想要發展與北境各族的貿易往來的,而這無疑是令他們極為振奮的,畢竟這正是他們目前所急需的。而像楊修、袁煥、徐尚等軍政大員,也的確開始認識到了這個互市的潛在價值。尤其是宴會中張恪寫下的那首詩及那十六字箴,更是觸動人心,引發深思。其實就現實面而,這些理念固然偉大,但在目前來看,還是過于理想化了,想要實現天下大同,何其多艱,更非一時之功。但終究是令人忍不住的對其向往啊!而張恪所做的,正是對這一美好愿景的一種嘗試,不論結果如何,都是值得肯定與支持的。
僅僅兩日的接觸,楊修就已經對張恪刮目相看了。之前只以為這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年輕人,加上又有名家指點,所以才能少年得志。這雖然也是事實,但如今看來,這個年輕官員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的深度和廣度,還是遠遠超過其同齡人的。其不僅在實政事務上務實而又有擔當,更重要的是勇于革新,思維活躍,敢于去探索新生理念和事物,并且想辦法付之于實踐,這就難能可貴了。也難怪周家的周勃會收他為弟子,甚至把自己唯一的愛女都嫁給他,當真是慧眼識珠啊!楊修這些年來,倒是也收了好幾個學生,資質也算不俗。然而,正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如今與張恪一比,自己家的那幾個得意門生,轉眼之間,便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了。
百味香門口,張恪站在門口,相送眾位貴賓,到了楊修時,卻見其居然略顯哀怨的望著自己。張恪自然不知對方心中所想,因此莫名的忍不住一哆嗦,不知道這位侍郎大人為什么突然露出這種表情來,讓人心里毛毛的。張恪強顏歡笑的拱手相送,楊修也只能暗嘆一聲后,轉身離開。
送完客人后,楊博舉著那首詩稿笑著道:“敬之,你今晚的這份墨寶,為兄可就生受了。我這酒樓正好還缺一樣鎮館之寶呢,如今不就補上了嘛?哈哈哈。”
胡不歸見狀,忍不住的在一旁調侃道:“呵呵,你這家伙,倒是懂得見縫插針,我說怎么你從頭到尾,寸步不離的守著這首詩稿,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呢。”
“哈哈哈,倒是讓胡宗師見笑了。不瞞你說,雖然楊某只是個開酒樓的,但平生卻最愛詩詞。敬之雖然詩才蓋世,可惜這些年來,動筆寫詩的時候并不多,今晚難得遇上了,楊某也不得不厚著臉皮先搶了再說了,見諒見諒啊!”
胡不歸不過就是調侃一下而已,并非真的要指斥什么,因此笑了笑后,轉而道:“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句道盡了戰爭的殘酷。老胡雖然不懂詩詞,卻也頗受觸動,也讓我想起了狼族的那座無名山谷。找個時間,我打算盡快帶人再去那個山谷一趟,把那些骸骨收拾起來,帶回家來。”
眾人聞,皆嚴肅起來。張恪想了想后,先把無名谷之事和張遠解說了一下,然后吩咐道:“遠叔明日典禮過后,就去找狼族的月山交涉一下此事,做出安排。他們若有什么條件,只要不太過分,你盡管答應他就是。那些人都是咱們的同胞,自然要帶他們回來落葉歸根的。”
張遠拱手領命:“我知道了,如今狼族也有求于我們,相信他們應該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