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寧王府。寧王楊豪和趙無極正興奮莫名的談著話。
“哈哈哈哈,果如先生所料,他們真的封閉了所有的城門了。先生算無遺策,本王佩服佩服!”
“王爺謬贊了。只要陳慶之死亡的消息傳到他們耳朵里了,他們必然便會擔心我們是不是還有什么后招。為了以防萬一,會實施全城戒嚴,這并不難想到。不過,倒是沒有想到,他們連駐守城外的軍隊都下了禁令,甚至連日常的訓練都停了,呵呵,真是天助王爺啊。”
“嗯,這么一來,咱們無論要在城里做什么,都不必擔心城外的軍隊了。唉,若非陳慶之一直牢牢的掌著軍隊,令得本王一直都沒辦法將手伸進去,想做什么事兒,都顧慮重重,放不開手腳,否則也用不著走了這許多彎路的。”
“陳慶之,確實在軍隊中威望卓絕,非任何人可比。他們想必是擔心咱們會趁此機會,利用軍隊逼宮,呵呵,殊不知,咱們目前根本沒有能力做到這一步的。”
“嗯,既如此,那就趕緊開始下一步吧,本王已經等不及了。”
“遵旨。不過,還有件事情請王爺明示。那就是關于汪直汪公公,此人畢竟是有著宗師修為的,到時候,屬下怕是沒有辦法留手的。只能全力以赴狙殺他了。否則,若是讓其逃脫了,后患無窮啊!”
“唉,這個本王明白。雖然咱們和他有交情,可惜老汪他,終究是有點三心二意了,始終不肯完全臣服于本王。此事雖然遺憾,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你說的對,既然都到了這份兒上了,又豈能婦人之仁,你且放心大膽去做吧。欲成大事,難免會有所犧牲。本王曾經給過機會,只可惜,老汪不珍惜啊!”
午后,一支三千人的精銳隊伍,以“清君側,除奸佞”的名義進逼宮門。與此同時,一份檄文開始在城內廣泛傳播:火器營主管汪直,心存篡逆之心,先謀害了皇帝陛下,致使其陷入昏迷,后又設計誘殺了當朝兵馬大元帥陳慶之,窺視國器。奸佞當道,忠義不伸,寧王雖勢單力薄,卻也不忍見乾坤倒轉,綱常淪喪,將以七尺微命,奮起抵抗,扶保社稷,匡扶正義。煌煌人朝,豈能落入宵小,燦燦文明,不可毀于賊寇。希朝堂上下,賢達民眾,皆以大義為任,共除奸賊云云。
陳大元帥被人害了?這是最讓民眾驚愕的事情,難怪今日一早,又是封城又是戒嚴的。汪直,那不就是個閹人,他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人神共憤之舉?當然,大部分民眾并不能立即分辨出這件事情的真假。由于戒嚴令,他們自然也沒辦法走出家門,去求證什么。但是,今天官府的種種異常舉動,都表明了,絕對是發生驚天的大事了,莫非:人族守護神一般存在的陳慶之大元帥,真的殞命于一介閹賊之手?
普通百姓的看法,顯然不會影響到局勢的發展。皇城北門,玄武門。這是鎮守皇城的重要門戶,自然是修建得極其堅固的。別說三千人了,哪怕是三萬人想要攻破它,也不會那么容易的。不過,那只是針對常規情況而的。對于這三千“除奸隊”而,他們根本就不跟你玩什么冷兵器、肉搏戰,而是一上來,就動用了火器、火藥。不到半個時辰,玄武門就被破了。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斗,沒有戰術、沒有武勇,只有硬解,完完全全的降維打擊。剛剛封閉了幾個時辰的皇城北門,在幾聲爆破聲后,便轟然倒塌了。
守衛玄武門的將士,自然都是精挑細選過,忠心耿耿的勇武之士。只不過面對火器,他們根本就有心無力,毫無招架之功。整個過程中,除了用弓弩射殺了幾人外,便再無任何建樹了。而由于封城、戒嚴令等措施,哪怕玄武門第一時間發出了警報,并向各處求援了。但,直到城門被破,"除奸隊"長驅直入了,也沒能等到一兵一卒的援手。